游于艺之漂浮

最近很多人看到我时会问:你没有参与吗?或是会说:没看到你很不习惯……

因为没有事先做好该如何应对的标准答案,所以也只能很直接和简单地重复他们说的:是啊,我没有参与啊……还好啦,没什么不习惯的。

后来想想,对啊,除了西藏的出走之外,这十多年来,自己也太衷心耿耿台前幕后任劳任怨太久了,也就难怪大家对我的印象是这样。

这两三个月,于其说是重新调整自己和剧场的关系,毋宁是在弥补自己和剧场曾经应该保持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觉醒过,自己原来是可以这样完全独立出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关照,去回应现实的一切。

也因为这样的真空状态,就有更多时间去检视自己走过的路,将累积多年的所见所闻沉淀消化。对本地剧场的生态,对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旅程,可以稍作整理,可以分析解读。但也很好笑的是,自己能参悟的也不多(这里记下他日可以翻阅回味,一探虚实):

· 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年年创造“奇迹”。花无百日红。艺术创作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急躁。

· 有了创作的幼苗就要全力以赴,赴约一次冒险的心灵之旅,成败不是重点,经历和升华才是远方。

· 将心比心,用更包容的心去面对别人的成品。

· 作为一个欣赏者,应该追踪自己觉得有趣和“值得”的表演工作者、导演等等等等。

· 不要借剧场的力量去创作,创作的根本在人心。所以,看好的演出比看很多演出更重要,而看人看生活比看戏更有所获。

· 如果要找到剧场创作的养分,其实不一定得截取自剧场,放大搜索范围,触及多方多面的专业和素材……才能“多才多艺”。

· 要培养自己的喜恶,不要随波逐流,专研自己的性向,而不是专研受众的偏好,不要成为别人以为的你。

· 不迷恋形式主义,无形无态才能长长久久。

· 无须把“传统”和“社会责任”扛着,而是吞下。艺术是往前走的,走在人群的前面,无须停摆在历史的期望中。

· 孤独的必要,众人皆醉我独醒,才能逼使一个创作人交出成绩单。

· 剧场是集体的创作,个人意念虽然可以完成很好的作品,但抵不过一群人的同心协力的精采。毕竟曲终人散后,唯有曾经交了心的人,才可能他日重聚共赴另一次远航。

· 尊重每一个参与者的付出,大方接收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

· 路遥知马力,用至少三年的远程计划铺排自己。

· 没有不应该不去尝试改变的事。

· 剧场只是浓缩了的人生,只是一种生命的选择,不必在意,就像面对生活那样地生活剧场。

· 质和量的标准,在剧场界,永远是模糊虚无的。

· 认清很多艺术家只能绝唱一次,代表作不多,但要走得远,得像农夫耕田,日晒雨淋。人活一次,忠于自己才是,无须强出头、争风采,所有的评价是自己说服了自己的才算数。

· 戏,游戏,剧场的真相也。

……

我很忙,依旧。我只是闲着做回可能是一个“表演工作者”更应该做的事。这是借口、跳脱、抽离、逃避、反省……要用任何字句解析自己都可以,但这就是现在的自己。面对着外在的自己。而外在,我其实也无能为力啊……所以继续漂浮着,游戏人间,像外面的人说的不务正业,然后自己窃窃自喜。不然,也就太苦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