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飞梭机

剧场像黑洞
只要搭乘小叮当的时空飞梭机
哪里都可以去
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当愿意相信这股神奇的力量时
奇幻的虚构会变成浪漫的真实
作为驾驶者
必须全然相信自己的魔力
作为乘搭者
必须断绝个人的包袱和执着
剧场如一场梦
只有愿意放下身段懂得做梦的人
才能享有幻得幻失
当明日醒来
如果还能记起时光穿梭的意义
也就特别珍贵难得
人不能飞
所以需要更多的梦想和魔法
这可能是剧场应该存活的原点
[当原点出现时,也就是应该离开的时候。]

礼遇

[一波朝圣人潮过了另一波填上。一个“顶甕”人就要昏眩,三个朋友急忙搀扶。其中一人紧紧双手环抱他的腰际,一人在旁架设他的肩膀,一人推顶他头上的金甕。昏眩的人的双手始终没有放下金甕。片晌,他们继续,继续往前。另一波人潮湮没了他们。呐喊拍掌的鼓舞声音,也继续着,此起彼落。]

[而我,总忍不住想丢下手上的文稿……30/1]

[在朝圣者的祝祷中,留下今夜的最后一句:我们总是太容易隋波逐流,遗落自己在太多的选项当中,然后很虚弱地瞻前顾后,而总在来不及行动时,才发现一切已成定局。]

[将自己的身体穿刺成一座华丽的庙宇,在随行者的歌声中,我是行走的殿堂,神明与我同在,赐予我人生的这段路。我感觉我的脚步越来越轻盈,临降的圣恩越来越巨大,我忘了身心的痛苦,我的灵魂于是翩翩起舞。]

[从更高的角度往下看,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位置,而是要感受自己不存在的空间,上也是,下也是。]

[No doubt, this life is about making belief to self and to others.]

[多少算多?多少算少?如何点到为止,却深情不了。]

[艳阳高照,朝圣的队伍渐渐稀落,因为天候,所以是时候做该做的事。]

[黄昏时分,鼎沸时刻,一组又一组的朝圣者,手舞足蹈,歌声鼓声掌声接力赛跑着……]

[七彩的灯光点亮每一座以人为本的神殿,鼎沸虔诚的声势极致,当这一切从大街穿透我的房里时,有一种催眠要人沉睡的催促,于是我点了那盏昏黄的桌灯,靠在枕上,打算无所事事地聆听这样的夜晚。手边的文稿,心里的挂念,让它掩盖吧。31/1]

[今夜没有了信仰般的神迹介入,怅然若失。什么才是最贴近人性的存活方针?很清楚没有答案,每一个人必须继续体无完肤地在汪洋中找到港口的所在……那些没有意识到的,只是太忙!?]

是冲动对?
还是直觉真?
下一步如何是好?
理性和感性在背后紧紧跟进……
时间和能耐在两旁贴身夹攻……



无厘头的状态
答案瘫在那里



[不管你准备与否,一切已经开始,你必须迎接。]

[于是我从最初最简单的议题开始:岛城与人的关系……人们如此渴望爱与被爱……人们如此渴望在有限的生存条件中找到幸福的勇气……人们如此渴望在拥塞空间筑立自己的心灵版图,于是隐性虚擬的人为物质、信仰和幻象蓬勃滋长……我必须继续思考着……]

[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在这个宇宙人间里,每一个人将和五个以上的陌生人有所关连,没有任何阻隔能将中断这样一个先天网络命理。”我看着摊在床上的所有文稿,迷惘了……]

[月圆圆,月光光,朝圣的人潮在脚边,风吹得又急又大,又将是一天的结束和开始,脑子里努力地搜寻最适合的方式来表达所观察到的一切,然而,应该从何说起?这毕竟不是一个有迹可循的创作方式?又或是自己的积累太薄弱?]

[小女孩、上班女郎,家庭主妇,老妇人,女侠,你们究竟是谁?]

[穿刺大礼,顶上金甕,黄色盛服,口号鼓舞……这将是一个漫漫信仰的夜。而我却将想象狂驶,将0和W融合一体……]

[为什么女人如此在意“拥有”爱情?在她们的生命中,爱如此的激烈?……一辈子为爱情疯狂的宿命。]

男孩和贝壳

海岸。

男孩等着浪潮退去,捡回那枚遗落的贝壳。

他不讨厌那枚贝壳,那是一时冲动,还来不及转念手已松开。

几十年以来,他渐渐养成无所谓的习惯,直到此时此刻。

男孩其实很清楚贝壳还在,在大海深处的某个角落。

他静静等着,等着如有雷同的邂逅重逢。

贝壳在水藻暗礁旁偷偷望着男孩,微微笑了。

一动也不动

豪华轿车停在路旁。男孩静静站在离轿车两百米的位置,一动也不动,望向车身。
8:00

母亲从轿车下来,走到男孩面前,说了很久的话,然后他们一起回到车上。
8:30

父亲在驾驶座,滔滔不绝和男孩说话,双手摆动不停,身体摇晃不断。男孩坐在一旁望着他,一动也不动。
9:00

父亲的双手仍然摆动不停,滔滔不绝。男孩仍然一动也不动。母亲在后座一动也不动。
10:30

由始至终,男孩一动也不动。街上的车辆少了,人流少了,车走了。
11:00

这是一个完整一动也不动的故事。
0:00

熟睡

《巴黎》

如果有一天我要死了,我会如何交待我看到的一切?
我应该如何处理死前的一切?
我会如何诠释这样的一切?
如果我爱这一切,我还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我,你又会如何处理这一切?
如果这一切就是如此,我希望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未来?
如果人就是如此,人应该如何面对彼此?
在世界末日前,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世界末日前,你我还能做些什么?

当人放大自己
才意识自己如何卑微

城市如暂居借来的另一层躯身
总来不及熟睡之前
已过千百年

[静谧的微笑,人神共之,是美好。]

天和医师和城市的对话

天看着医师
医师看着城市

良久良久

然后说
多喝水
少说话
你会青春永驻
必须在炎热的午后昏睡
拥抱没有理由的梦
[醒来,才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梦境。]

浪费禅

从小到大,无数次被警训:“不要浪费食物”。

在这样的熏陶和腌制中,孩子囫囵吞枣,揠苗助长。

久了成人了,也就理所当然,而忘了探寻背后真切的意义。

当食物的欲望放大扩散开来,浪费与否已不是得失的问题,而是收放的能力。

“吃不下的,吃下去也是浪费。”,智者的禅句铭心。

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在文本中用上。

此刻开始在生活中实践。

[梯阶上同行,越走越离越远。曾何几时,那片园地不复往昔。]

不二

关怀方式不二法则:聆听。
聆听方式不二法则:扶持。
扶持方式不二法则:关怀。
[是一。]

定格留白中继续

《步履不停》

—“人死了,不表示就不存在于这个世上了。”

—没有大起大落戏剧性的冲突,更没有激情粉饰讨好性的堆砌,这出电影平静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无视商业娱乐的巨浪,就很单纯地做好自己的艺术创作,拍出了东方况味和神韵,丝毫不做作和浮夸,是“送行人”之后的另一部诚恳踏实的日本佳作。

—两个资深演员的表演细腻自然,在定格的意象中特别起眼。

—它让我联想起小津安二郎、侯孝贤以及后期蔡明亮的电影美学。定格远景时,画面有一种无常的美,而人变得何其渺小……这些导演都相信人的谦卑和温驯。

—定格的美,就像水墨画的留白;因为留白,“参与者”才有时空投入更多个人的情感和想象,无须硬是被搪塞和点悟。与其被动强制,倒不如主动享有,这样的处理态度比较人性,不是吗?

[经常在看戏的当儿,会突然抽离出来,因为看到“表演”的刻意,堆积着技巧、意图和攻略,而观众“存在”得特别明显,荧幕和舞台上的一切仿佛量身定做以完成“服务”的使命,表演者如棋子般对号入座,最后侵占观众的个人意识。这没有好坏对错,是一种选择。这出戏选择了“开放式”的解读空间,所以自己会比较喜欢吧?我继续思量着……]

[剧场,严重定格,于是许多创作加入多媒体影像?留白需要勇气,于是浓缩再浓缩?我继续思量着……]

Qs

Qs
Cues
大的小的
主导的辅助的
重点的次要的
被设定设计是为了丰富整体的呼吸节奏、空间流动与肌理质感

必须清楚方方面面的每一个小环节
才能掌控使劲每一丝浓情蜜意

技术最终走向人性
来回撞击互补互利
没有一个Q点不应该加以爱护

Q点是可爱的
是有机生还的

[Q点像人身体上大大小小的器官,等着血液流经,通畅无阻。]

[Q点是大家的。]

好吃好看好好过日子?

《美味关系》,《狐狸先生》和《鬼娃娃》

—希望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得到认可,是天真而脆弱的想法。

—如果相信英雄主义,就必须意识到其中必然的犬儒命运和悲剧磨难。

—美式制作基本上依旧套用传统“美国梦”的英雄模式,然而,在整个铺陈和艺术概念上,却不时浮现泡沫帝国主义的危机感。曾经是全球“独领风骚”的第一强国,似乎正开始自我反省和自我挑侃着……在传统的食谱、童话、家庭观念中,渴望找到新的启示和新的定位;然而,移情作用依旧根深蒂固,娱乐目的依旧商业功利。

—主流湍急壮观,但我较喜欢暗流汹涌。

[如果必须三选一,我会选择“美味”。它诚恳不喧哗浮夸,温馨而贴近真实人生。]

那团白肉

那团白肉现在怎样了?

年少轻狂的日子里
爱梦爱幻想
易怒易感伤
小小的心灵膨胀却脆弱

如今笑看细茗那些片段记忆
才赫然发现那团白肉
其实还蛮有分量的

激情、悬念、傍徨、愤慨、失落、拥有、折磨、疯狂、无知、无奈、无聊……
似有似无、时有时无地如影随行
在路的转弯处
潜伏出击
心有余悸

[想象肉化成水的感觉……然后蒸发强光中……]

静静听

回来后
我又要生病了
就是提不起劲……

当意识自己的能量是微薄的
当清楚功利将是过往云烟
当懂得自己其实乏味可陈
于是凡事都好像可有可无
反正就是这样而已不是吗?

深呼吸
深深呼吸
明天还是要继续

静静听
静静聆听
来自内心发出的回应
说服自己不生病

[于是,喝大量的水,以便冲走体内的郁气。]

虚拟是真?

《JP》

—我在想,如果一出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发观众自省,又或为了触发一种连锁的社会舆论的话,为什么人们在评介时往往总是没法走在社会最前锋,做出更直击群众立场的庸俗和无知?往往避重就轻问题的核心?(This is an arrogant city?)

—有人看到隐喻,有人看到讽刺,却很少人会去留意反讽。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们在自我虚拟的世界中甘之如饴太久,即使再重口味的精神粮食也再也无法挑起任何人性中本就有的叛逆基因?(This is a peaceful city?)

—当虚拟的世界反过来操控人类的意志时,有多少人愿意放弃所谓的“文明”和“安逸”?(This is a humane city?)

—没有特别喜欢这出戏的唯一理由是,没有太多观众看到戏中的反讽?(又或是自己其实不太喜欢这批和我一起看戏的陌生人?)(I have too muc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喜欢这出戏的理由是,它隐射了我们的心理处境:我们渴望在真实人世中找到最真诚的人性,然而却已不小心让虚拟世界驾驭了我们的心灵,而且流连忘返。(I rather spend my times in virtual world?)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被虚拟化了。这句话说出来时,应该没有太多人会呼应吧?(I am thinking too much.)

[这个时代,虚拟人性、速食情感、泡沫文化、政治正确以及贩卖精神趋之若骛,是时候拥抱它们,因为避也避不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UaImUpMt8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wCxSurgask

擦身而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J08-Q_CYik&feature=related

突然记起

温暖而会心一笑

曾经擦身而过却无法感应的人事物

如今恍然大悟

却恍如隔世而回味无穷

[也记起了三个经常出游的本省室友,如今了无讯息,心里默默祝福。]

小时候的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h2_uuOo2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78R-lqw8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W8QdgmM0E4&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yCmj3VMdow&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u1479HzEl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sgQIUku8z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TNQrPaPP1I&feature=related

突然记起

温暖而会心一笑

曾经发生过的虽然无法追诉

但似乎还能回味其中的一丝纯真与稚嫩

圈圈圆圆

圆圈圈
圈圈圆

出去走一圈
是最近常会做的事

仿佛兜兜转转后
身心灵也就能正常恢复操作

一面走一面心里暗念

圆圈圈
圈圈圆
圆圈圆
圈圆圈
圆圆圈圈
圈圈圆圆
[出走一圆圈,虽然起点是原点,但这样简单的动作有充电的感觉。我想起老人家在自己的院子里(家里或医院或疗养院都好)来回踱步,总比起老是躺在床上或久久坐在电视前来得好。人应该是移动的动物,行移活化存在的养分……所以,旅行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灰色地带

容易让人遗忘的地方
一片灰蒙蒙

探路
手中的地图不再实际

感官特别敏锐
却又无用武之地

心智需要坚定
没有理由不去确认这个荒废了或被漠视的地带

黑与白中间
还有更多深浅
在空气中
散晕开来
[没有颜色概念的话,色彩的意义只为了区别和选择吧!?]

当仁不让

《敲开你的心》

—quest? adventure? pilgrimage? labyrinth? joke?

—live it, by all means.

[戏中最后的哭泣,是天使的眼泪。]

美的泡沫

《MUMMENSCHANZ》

—岁月催人老,于是,做自己身心更能胜任的事。

—创意除了是“点”的建立,更得铺排延伸成“线”,“面”,“体”,“运”;它不仅仅是堆积成山的,还应该是循环园融的。

—剧场表演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是,每一次完成是死亡,每一次开始是重生。如果久了而必须重来,必须重新活化每一个小细节,再研发和再创造,以便在即有的成绩上,找到更扎实的厚度和更长远的深度。

—我想象如果舞台上有新血的加入,在旧爱的引领下,那将会是什么样子?

—怀旧是残酷的美,掌声是死亡的美,笑容是悲哀的美。

[转换跑道,方向和终点可以雷同。]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


秒针和时针

调好九点钟
八点半自动醒来

总是这样会不由自主地提早行动

责任义务永续
无时无刻不在紧迫盯人
秒针:我走了。
时针:你会回来的。

网织

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一文一字
从心去定义一文一字对自己的意义
如蜘蛛使着熟悉而瞬间凝结成丝的体液
编织网国地图

文字不是工具
是意识的资源
是情感的寄托

担心没人懂?
没法沟通了?

蜘蛛的网除了捕捉猎物
也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杰作

蜕变

喜欢观察蜕变的过程
欣赏瞬间的呼之欲出
感受前后的脱胎换骨

不仅仅是毛毛虫破茧成花蝴蝶
又或是含苞随即盛放的花卉

我把蜕变的定义泛滥成灾
凡一切生灵万物由里而外或由外而内有了变化
无论是自愿的或被迫的
自然的或非自然的
细微的或巨大的
好的或坏的
美的或丑的
神圣的或卑贱的
…………

凡因蜕而变的
或因变而蜕的
都是珍贵的
而应该慎重礼遇
细细品茗

因为蛹着也是一种蜕变
而破茧自有时分

[自己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正在经历一次较“明显”的蜕变过程,于是有感而发。心理书籍会指定为“成长”,但比较喜欢“蜕变”这个字眼,因为它没有压力、期许和义务,纯粹是一种时空的氛围和临界罢了。万物生灵因蜕变而活化。]

标签的勇气

隐藏标题的用意其实是想跳脱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标签
然而
没有人可以全然不顾一切地去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
也没有人可以一夜之间就可以洗心革面幻化成全新的另一个人

存在的意义
活着的理由
其实只有一个:让自己、让他人还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至于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或为了这个世界
那应该是附属标签的次要思考了

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或为了这个世界而贴上标签的思维过程中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在当下有活出了勇气

标签:你看我,觉得怎么样?

自己:太好了。

他人:很不错。

世界:真有趣。

标签:哎呀,我只是标签一个而已啦。

水和湖

天上落下一滴水
在湖面上泛起涟漪
扩散开来

春天荡漾
夏天浮潜
秋天漂移
冬天凌沥

湖面平静如镜时刻
水滴溶解消散在即

水:我还是不懂这样的道理。

湖:欢迎你。

《旋转》

人和《旋转》重逢。

人:我不记得你了。

《旋转》:我记得你,其实,我就是你。

人:怎么说呢?

《旋转》:读我,你就会知道。

于是人花了三天三夜阅读《旋转》。

人消失空气中,潜入其中。

人其实记得,重逢恨晚,于是更是沉溺。

红蓝绿的快速度

斑马线红蓝绿
遇到多时不见的老朋友

我们曾经一起坚信剧场生活
还曾经一起同台创作
那是即疯狂又纯真的陈年往事

仔细打量一番……

陌生了的是现在的他
和在他面前的自己
在几个急促的红蓝绿间中
暄寒问暖
希望再续前缘
看到现在的他不再陌生
然而
情缘竟然恍若隔世
支支吾吾

可能时空距离太过强悍
让当下似乎什么也抓不住了
只有一种魂萦梦牵的感觉
在光天化日下
灰朦一片
来去匆匆
[记得以前常常见面又如何?一旦人事已非,再多当时以为厚实的情谊也将受到考验。一个人的一生最后要是能够留存几个相知相惜也算是难得难得矣。]

东方神韵

《能剧》

—三出经典折子戏,凸现了能剧美学的多元性,同时为文化外交作出了贡献。整个制作相当完善,艺术理念不因国民外交而刻意讨好,再者,表演者专业投入并一丝不苟,让人又一次折服日本人文精神里的精确度、严谨性和爱国精神。

—就连本地的剧场带位员,似乎也感染了日本优质服务的概念而显得特别殷切周到,可见在里里外外的沟通上,该团做足了思想和宣导工作。

—我一直觉得,东方的人文思想是来自土地的,所以往往在观赏东方传统文艺表演时,特别会去注意表演者的下盘“功夫”,他们往往在力与美的表现上特别扣人心弦。其实如果回溯整个亚洲人文历史,中国、印度等等的古代文明一直来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整个亚洲的文化和美学。而近数十年来,更影响着西方的文化和美学理论。作为一个东方艺术工作者,总觉得本地的艺术工作者似乎太崇洋媚外,而忘了自己的这片大陆充满了学习和扎根的养分。

—我想起多年前学习的传统布袋戏、京剧,多年后一直帮助着我的艺术创作。我想起我看到的所有东方传统演艺,其实有许多美学概念一脉相传如有雷同。这些都一再提醒着东方人和土地是紧密结合的。

—将自己和土地的关系搬上舞台,双脚、身体、声音、感情、内涵也就特别往下扎根,不浮夸,不喧闹。

—我想起最近一次登高时的窘境。可能是长期走在人工且完善的城市步道,在山路一开始时是跌跌撞撞无法下盘落稳的。

—真正的艺术应该借镜大自然的经验。一个真正的表演者,一出真正的表演,很纯粹,是生活的结晶,应该有土壤的味道。

—常常我们会困惑,究竟属于岛城的文化和美学应该有什么?我想,我们挖掘得还不够,又或,我们总是放弃太多。

—今天观赏到的,似乎解释了这个其实也很年轻的民族,很早很早就意识到如何全球同步求存的同时,很用心很用力地往土壤深处孕育本土文化养分的这一环。我们比较年轻,是时候做得更多更积极了。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培养一批能自我醒觉和自我批判的人文斗士吧。

[还有,对本土制作多付出一份善意和包容。]

洁净的天空

总在翻箱倒柜清理整洁时
发现自己心里的弊病和无辜

蜗居的人
油腻蒙尘
幻想飞翔在一丝不染的洁净天空

[洁净的天花板以上:母亲说夜半听到有动静,我于是爬梯上去用手电动巡视了一番,但没有发现鸟巢或鼠窝;其实介于天花板和屋瓦之间的空间相当闭塞不透风,我想也只有蜘蛛壁虎类的生物能够存活下来。不记得上一次上来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自己有点担心会看到不该看的;这里似乎属于家的局部,却特别陌生诡异。这次上来,特别仔细看仔细听,蓄水漕正在灌水,木条砖瓦扎扎实实的……这是我们天花板以上的世界啊……原来如此。]

这个岛那个岛

再过几分钟就一周了
和同行的朋友们在这几天
都经常有时空倒置的错乱感受
这个岛那个岛
氛围落差悬殊
于是
我们总是回溯那个岛上的经验
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如今在这个岛上所感受到的一切
仿佛这个岛对我们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听起来有点荒谬和可笑
但这验证了人必须出走
以便在回归时能重新确认自己和自己相依的土地之关系
没有一个岛完美如天堂
又或者说人间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天堂
(人为了“有意义”地“活”下去而总在为自己设定一个永远没法抵达的“理想状态”)
所以出走旅行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完成”的捷径方法
与其说旅行者是在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倒不如说
只是在“逃避”生命中的“宿命”与“贫乏”
这个岛……
那个岛……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也是岛屿
渴望的不仅仅是在岛上种下一花一草
更是在酝酿着更宽广、更温柔、更贴心的一片海洋
以便岛安而心不浮荡

[这颗心,那颗心,还有点挂念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B8PS1iECic&feature=player_embedded#

可遇不可求

每每在书店里会徘徊流连良久
希望在成千上万的面向中
巧遇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
如果遇上了是机缘巧合
如果没有遇上是情深缘浅

有些阅读可以一辈子反反复复
于是总期待着
下一个不期而遇的相知
[一路相随]

不要简讯了?

记得多年前当简讯诞生时
大家趋之若鹜
觉得这样的沟通管道太正点了
省钱
省时
可以俏皮窝心地互传情谊
也可以避免尴尬难堪的局面
还可以在大庭广众悄悄飞鸽传书

简讯服务的乐趣益处多多
堪称一流的现代发明利器

但最近当尝试通过简讯联络别人时
才发现大部分人没那么积极或快速反应了
(也许是自己的魅力出了问题)

可能简讯联络方式已经开始走入疲乏无力的命运
如今面对这个无线功能时
有人冷感
有人漠视
更多人因为厌烦了太频密或太多不必要的干扰
而干脆关机
不予重点理会了
(难到说,现代人的忙碌程度又加倍了?)

当初的热情变成如今的散漫
简讯功能依旧是一种幸福的发明?
还是已经因为恶性循环
而演变成为一种最后叫人窒息的武器?

二十四、二十五

小可和小不

萤火虫小可喜欢在白天里发光。

她的好朋友小不觉得她很奇怪。

小不:这样的话,没有人知道你的美丽。

小可:我觉得美丽是应该隐藏的。

小不:真搞不懂你。

小可:Kunang-kunang Anarung Sasi……

小不和小可后来很少碰面,因为发光的缘故。

冬眠的蛇

寺里的钟声响起,余音跨渡海洋,翻越高山,来到洞口。

钟声:OM…………

蛇:你为什么叫醒我?

钟声:OM…………

蛇翻扭了身体回到梦乡。

寺伫立悬崖,默默等候回音散去。

壁虎和水蚊

壁虎:受死吧!

水蚊:来吧!我厌倦了那盏灯,太亮了。

月亮和地球

月亮躲在地球的背后,看着人们在寺庙里祭祀舞蹈。

月亮:你的子民真有趣。

地球:今晚没有你,他们觉得很神奇很奥妙。于是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找答案。

月亮:是吗?我好久没有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了。

地球:是吗?为什么不?

月亮:我已经厌倦了自问自答。

地球:那你应该听听他们说的。

月亮:不了。我听过他们的见解。那些道理更困扰我。

地球:所以你躲了起来?

月亮:哈哈哈……不是的。我现在在这里,因为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就只能在这里。

地球:你看,他们结束了。

月亮:哈哈哈……那可能也是我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吧。

斗鸡和肉鸡

斗鸡和肉鸡奄奄一息。

斗鸡狂笑断气。

肉鸡眼角泛泪。

肉鸡:亡命之徒的下场真悲哀。

肉鸡咬了斗鸡一口,然后也断了气。

人享用大餐。

人:斗鸡比较好吃,肉质比较有嚼劲。

脑和嘴

脑和嘴僵持不下。

脑:你说得模糊不清楚。

嘴:你想得太快太复杂。

眼盲,耳聋,鼻塞,皮肤龟裂,心悸,胃酸。

嘴:怎……么……办……?

脑:我……还……在……想………

嘴:快……一……点……,我……不……行……了………

脑死,嘴张。

唇和齿

齿:我好累。

唇:我们结婚吧。

沉默。

椰树和椰子

椰子:我要走了。

咚!

椰树:你还在我脚下。

椰子:水涨起来的时候,我就会真的离开你了。

椰树:是的,水会将你带走。

椰子:到时候,我会很害怕。

椰树:你努力长快一点,长高了,便可以又看到我。

椰子:我不想长大。

椰树:你没有选择。

石与路

石:我比较乐观。

路:我比较坚强。

人捡起石头,往很远很远的地方丢去。

路:我必须坚强。

石:我必须乐观。

鸟和笼

鸟:你为什么爱我?

笼:因为你在我心里。

鸟:我爱你的忠诚。

笼:我爱你的自由。

鸟:我喜欢靠着你。

笼:我喜欢抱着你。

缠绵。

鸟:接下来呢?

笼:什么接下来呢?

鸟: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笼:没有什么了,就这样子。

缠绵。

鸟:我爱你。

笼:我也爱你。

雨和阳

太阳雨。

雨:我们可以在一起,真好。

阳:是的,真好。

雨: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在一起。

阳:真好。

雨:是啊。

阳:你看,大家都躲起来了。

雨:大家都注意到我们在一起。

阳:真好。

雨:是的,这样真好。

雨停。

雨:再见。

阳:再见。

井与蛙

蛙:没有我时,你会寂寞吗?

井:会的。

蛙:那你为什么还要我出去走走?

井:我们都需要孤独的时候。

蛙:你会想我吗?

井:会的。

蛙:那我不走了。

井:那我就不能想你了。

路过不忘

带着
谦卑的意念、包容的态度和过人的耐力
放下
长久落实却自以为是的世俗态度与习性

然后
入乡随俗千里跋涉
敞开心胸仔细观察
只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旅行真谛


路过
留意的是小细节
停留
留意的是大感觉

重点不同
回忆因此有重轻
轻重难舍


在岛上
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园艺家
每一个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音乐、绘画、雕刻、舞蹈……样样略有所学
并在一项或两项中学有专精多才多艺

生活是全面关照的
信仰是扎实的
岛民相当温和欢愉
虽然来自岛外的强悍经济势力不断侵略着
却丝毫无损太多真元气

每一个人是勤力的农夫
每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
每一个人的背后有一个忠诚的家庭支柱
每一个家庭有一个和睦协调的社区村落
每一个村落有一个互助互赖的民风社稷

生活在这个岛上
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
名利不是终身的夙愿
可能对许多岛外来的人来说
这个岛有点慵懒和落伍
我却觉得这个岛上的人更懂得如何拥抱生命:
平安
惜福
忠诚
热情
当下
同理心
不武装太多

每一天早晚的大大小小祭祀
仿佛禅修
进行一次身心灵与天地万物的沟通
当愿意与大自然共生时
人才能开始学习谦卑的道理

我在山林稻田似有似无的走道间穿梭
发现原来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一种存在的和谐
我不属于我自己
我本属于大自然
我必须向她请教
好好地欣赏她
享有她
征服她
但不驾驭她
让她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是分子
原意分解


我以为再回来
又是一个陌生人
但很快发现
原来我以为的是属于都会人以为的

热情和念旧在这里依旧通行无阻
我认识这个岛
因为我认识岛上的人:
Wayan 和 Tari
Ida Bagus
Batik 娘
以及那些萍水相逢、真性情的过客

我必须继续认得这些岛人
因为还会再见


和Ida Bagus谈了许多:
岛上生命里的阶级系统
信仰朝拜
文化传承
宗族概念
还有岛民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
维护个人心态平衡的生活方式

这些岛上亘古衍生下来的人类智慧财产
是学习、参考和借景的内容
但不强求或主导任何一个人追求完整生命的个体
只帮助一个人作出选择和决定

而人在履行时必须保留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在众多参考项目中精心挑选那些符合自己的
同时因为适合自己而作出最后的演变和求新
我在这样的生态中也就似乎找到了岛上安逸和幸福的理由

而在那个岛上
我们也不缺太多

我们究竟少了什么?
还是我们总是忘了?


民宿的园子里
种满了许许多多的热带植物、果树和花卉
每一个早晨六点
园丁会准时上班
先是打理宗祀祠堂的园子
然后再清理和修理院内各个角落的绿意
最后的部分则是大门还有池塘

园丁是雇佣
看起来是乡下的农民
我坐在小小的阳台
看着他来回穿梭忙碌
像是一个素人园林艺术家
认真和用心地打造院子的里里外外

毕竟
园艺对我这个城居深根的人来说
只是小说故事里、历史记忆里的美好画面
然而在岛上
居家的花语绿意却是家家户户生活里奉行的重点

我想象那个岛上的人如果都能多得到一片额外的土地
那他们会如何处理?

想象的结果是
如果在位者没有要求
大部分人很可能会将那片土地加盖或作经济用途
岛城的个人空间太拥挤
一切必须实事求是
凡事最好有经济效益

然后
我想象自己在岛城如果有了自己的一亩土地
我会如何处理自己和它的关系
我会栽种果树?
还是种花养鸟?
但首先
我能拥有吗?

园林的梦于是破碎
很简单
我是残废的园丁


如果没有及时记下
以我脑袋的容量
我会很快用对号入座原则或删去法或编造程式
将记忆适量地、克制地蓄存、归档和结案
而有更多的片断将随着时光的久远而流逝或颠覆
是无能为力的

没有人可以完全记起曾经发生过、经历过的人事物的所有细节
从不同的角度或方向
人脑有限

因为如此
不该或不愿记下的
自动模糊殆尽

我的记忆存库
最后只是建构在他人他事他物上
我非载体
我只是众多人类记忆中的微小片刻
无足挂齿
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