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剧场美学经验

《后代》

我问自己:我喜欢这出戏吗?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我喜欢这出戏的剧场美学,它让我继续“活化”自己……

待续……

《后代》后“现代”的剧场美学经验

时过境迁,要将一本具有时代背景与人文反思的戏剧旧文本,重新演绎并赋予脱胎换骨的艺术理念和人性关爱,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戏聚现场”的《棺材太大洞太小》承续了原创人挑战政治正确的勇气,而导演邓树荣则以更宏观的角度,去检视“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传统包袱,同时温和而睿智地运用了许多现代戏剧技法,为《后代》填增了后现代的剧场美学经验。

林春兰的原创剧本《后代》诉说两代之间的冲突和疏离。母亲是即压抑又执着的女性,“服刑”礼俗宗训,一辈子为自己的子女而存活。大女儿为了巩固家庭的向心力而牺牲个人幸福,在三从四德的教诲中挣扎残喘。二女儿代表新生代女性,天真浪漫地试图颠覆传统,以“知识份子”的身份企图驾驭和改变命运。而一直没出场的儿子“海”,是全剧的重要的导火线,他因为“同性恋”的身份而总是云游四“海”,寻找和落实自己的生命意义。于是,我们不难想象,“海”的缺席,理所当然的会导致蜗居同一屋檐下的三个女人滞留“悲剧原型”,在错爱中走向“自相蹂躏和诋毁”的必然悲惨命运结局。

对于这样一个“必然悲剧收场”的故事,导演邓树荣很巧思地运用了许多现代剧场美学概念和技法,重新解构和升华太“写实主义”导向的情节和意境,让整场演出充满了趣味的雕塑和艺化,因此也就抓住了观众看戏的投入感:

(—)前戏的后设:走进剧场不久便传来多个政要名流对“同性恋”所发出的宣言,意图要和观众确认:你现在身处公元2010年,同性恋的话题依旧是禁忌但可以轻描淡写并大而化之的(其中李资政/还是李总理?的言论是最强的伏笔),而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旧社会的景象,你将回顾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这样的前戏对应接下来的主戏,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以一种窥探的心态重温社会变革的来时路。

(二)“传媒”的介入:这是一家人一起走过数十年的故事,导演借用了不同时代的“传媒”产物,以丰富主戏的趣味性和可看性。观众先看到属于60/70年代的非常“话剧”,精简的居家陈设中,三个女人以“文艺派”的表演方式,呈献了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接着是70/80年代“广播剧/讲古”的演绎,回忆一家人在甘榜和搬迁后的生活印象,夹杂其中的,还有“隐形物”的表演技法,灯光切块的情境隔离,以及现场录影——在大荧幕上投映而被放大了的“恋物情结”。而80/90年代则走入“电视/电影”的世界,大荧幕呈献“写实自然派”的剧情交待,而台上的演员则在大部份时候是安静而没有太多舞台动向的,她们仿佛深深掉入了自己的爱恨情仇,呈现了记忆和现实两个世界来来回回的内心纠葛。

(三)高潮中的静谧:当“电影/电视”结束,我们看到三个女人最后一次阅读“海”的信,也终于愿意一起正视“海”的一切和死亡。这一幕,凝住了之前所有的舞台意象和表演形式,静谧、大气而揪心。然后,台后的大荧幕随即骤然崩落,暗示着旧时代的过去,以及生命中无法尽如人意的真相。

以上几点让整场演出不僵化于单一形式化的戏剧公式,观众有更多的美学元素提味尝鲜以便继续追踪故事情节,不但服务了旧时代的观众对“话剧”的需要,也迎合了新时代年轻剧场常客看戏的偏好。如果要挑剔的话,全剧整体节奏和戏剧情感的铺排尚需精简、加工和堆砌。但整体而言,《后代》有着后现代的美感经验,诚恳而不喧哗,作为华艺节的压轴作品,它某种程度上完全符合了“戏聚现场”承先启后的重要人文意义:表演艺术必须本土寻根,扎根,然后不断创造和创新。

最后必须提出《后代》还有两个亮点:一是在舞台一角的杨子欣,他的存在让整出戏更有可看性,通过简单的乐器、物件和人声制造出来的音效,邀约观众一起重游那个“虫鸣鸟叫”的旧甘榜情怀,清新而舒服;而另一个亮点是本地演员郭沛珊,她内敛和细腻的人物塑造,不同年龄时丰沛的情感和声音表情,撑起了母女三人之间的许多重要时刻:矛盾、冲突和爱。她演绎的不仅仅是自怨自艾的呐喊和伤悲,而是大时代里人性的卑微和坚毅。


[还在继续思考于善禄提到“欲望想象”和“政治潜意识”的看法……“严解”自己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应该如何和自己脑袋瓜里的那个“自律自动消音”的警察做朋友?这真是一件太有趣的思想阵战了……]

[当下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剧场文化更需要的不是娱乐导向和主流跟风,应该有更多剧场工作者愿意去创作具有本土人文反思、觉醒和关怀的作品,那无关表演风格或戏剧理论,最原点的考量应该是:你为这个岛城付出关心和爱了吗?自勉。]

[回看华艺节的众多艺品,自己仿佛在时光隧道里来回穿梭,旧文本新解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才发现,原来,社会的富裕没有让岛人城民变得更“人文”觉醒,更“社群”认同,更有余力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相反的,因为经济权势的发展偏好和趋势,更多人把生命的重心放在物质的追求,欲望的宣泄,以及机制的围护……在这个大共产下,良民心态、保护主义和求全方针正极度扼杀一个人“其实不可能绝对完美”的原型。这是一个不容许自己和他人犯错的环境,稍有差失,你就是罪人,没得翻案;这也就难怪,犬儒做法是最安全的了……]

[于是乎,艺术成品总在左右而言它……]

[发现将音效设计的名字搞错了,有点内疚。:( 于是写了一封致歉信求得原谅。:)]

3 comments:

  1.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
  2.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
  3. 是的,今天和Jo通了电话才发现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 已经请求Jo向他们致歉了。谢谢你。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