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般的剧场经演

《便便》
—这出戏让我联想到三部电影:Sixth Sense, Amarican Beauty以及Ameria。它也让我想起电影/animation 里常用的一些手法:剪接,堆积和狂想。

—每一个角色有很清楚的个人起伏过程,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再清楚不过(每一个人的“要”和“不要”的动机非常清楚),故事简单易懂……我想观众们(岛国的)都会喜欢而且将很容易被触动。

—我的命题是:电影和剧场是不是已经越来越靠近了?我喜欢这出戏,因为自己电影的经验?因为我看过的电影而容易对号入座?还是因为它创造了剧场经验的另一种可能?

—如果电影是这出戏艺术理念的启蒙,我担心剧场的特性虽然保留在演员的表演功力上,但剧场纯粹性是什么呢?例如,如果没有这些切割了的立体底片(灯光的处理),这出戏还可能属于剧场吗?(没有答案,只是觉得应该思考。其实有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把所有的立体底片拿走的话,又或是渐渐地把立体底片赤裸不处理,可能会让这出戏呈现另一层次的颠覆色彩,剧场非常;当然,那这出戏就是为我而成立了,哈哈!)

—关于“死亡”这个课题,感觉编导太“刻意”要观众得得到什么。但毕竟这也就是如今大部分观众走进剧场时希望找到的剧场经验吧?

—我在剧场里,看到电影的影子,它让我思考更多关于剧场的多元性和独立性。

—请注意,戏还没正式上演。强烈推荐,这是至今在Re-imagine的系列演出中,看到的最“完整”和最有“亲和力”的一部戏。

—期待正式演出的样子……W,加油咯!

(这出戏因为对白和人物而成立,如果是电影作为启蒙,就像电影经常出现的“非”意象/风景/物等的拍摄,我希望这出戏也有更多类似构成的“画面”,那是因为“物”的应用其实更丰美人间风景,举例:垃圾袋,在American Beauty 里的震撼,冷温度于Sixth Sense, 还有回忆物件在Ameria 衍生出的记忆疯狂联想……在电影里,“物”的介入,更突现了人的“不存在感”。那不就是死亡的“真相”?

除此之外,我终于可以很肯定和骄傲的说,这个团体是多变的,难以预测是特色,它是一个包容了多元风格的一个艺术理念聚集地—— collective and innovative in arts。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平台上的平台。

另外,偷窥导演的内心世界比面对本人总是有趣多了。
[终于看了本来就应该以剧场版为基准的成品,虽然没有象第一次那么“投入”(毕竟不是新鲜人,没法很单纯地直接感受),但还是很享受,因为在剧场里找到了“土生土长”的剧场本土化经验,抓到了那种“脚踏实地看人生”的岛屿认同。
第二次观看,身负剧场情结,所以挑剔也就难免,有两个重点让我深思:一是音效的“外借”(非本土创作),让人有点失望,让人觉得有点太“方便”和“速食”,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原创性的完整。音乐于美式电视剧集处理手法,推挤和暗示着观众得用“戏外”的感官经验去处理自己在剧场里的观赏角度。更何况这个音效设计师有充分的“资格”可以创作出更美的原创音效,实有可惜。
二也是“借力”的问题,借用观众电影电视的经验(编导可能也没有意识到的,又或是我的一厢情愿的标签分析),让整个作品变得有点电视电影的感觉。但无可厚非,毕竟新媒体的力量无远弗届地影响着我们,那样想来,这出戏也很可能是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需要的剧场新风格?(有待岁月洗礼和自行分晓,但个人还是坚持剧场的独立性。)
我偏爱JN和SL的表演多于JL和J,喜欢JN之诚恳自然,喜欢SL之当下随性。相对而言,JL和J的表演特质虽然是现今剧场的主流,但有点入骨和装作。(这是最近看戏看演员看多了后,突然思考什么是好的演员特质的暂时注脚。)
除此之外,这是一出让我思考要如何把故事说得好,以及说故事和剧本创作的暧昧关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