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也有自己的Method……

《Electra》

—对我而言,这是一出非常诚恳的作品,意象丰富简约,着墨创新而另类。首先,它没有因为取材自希腊史诗却被经典的包袱而压着,相反的还突破既有的美学概念(看过很多类似重新演绎经典的作品,但都城府太重),创造了属于日式风格、强烈而宜古宜今的全新诠释。

—再者,当本地媒体/文化人一再神化和标榜表演技法Suzuki Method时,呈现眼前的却是一出将表演风格当成“再简单不过只是基础训练”的一环,而演出的整体才是重点的艺术成品;这种落差突显了这出戏的可看性是戏的本身,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外表。所以,有一种意外收获的感动。

—这出戏也提醒了我什么是剧场的独特性;没有任何多元媒体的介入,只用纯粹的剧场元素来堆积铺排,简单的鼓乐音效,服饰(那个万宝路是一绝,想必导演本人一定很可爱)、光影,肢体和声音的变化,以及“令人诸多联想”的舞台意象,不哗众取宠却能脚踏实地深入作品主题和内涵。

—序和跋最精彩,歌咏队们将大时代里的情境展现无疑,想象的空间,时光的倒流,时代的悲情,人间的悲剧,尽在其中。

—我是之后才看节目单的(习惯),很欣赏导演强调的:人性残缺的本质。舞台上的轮椅,医生、病人、护士,还有像是精神病患的主角们,让观众抽离希腊悲剧,倒像来到一所医院。医院里的生老病死,是人生最丑陋也最真实的时空;人,是悲剧的戏剧人物。这样一个有趣的切入点,让这出戏在“传统 classic”的包装下,营造了“后现代”的诡异氛围;“形式”突然瓦解在自己的解构中,一种“是是而非”的美学经验衍然而生。戏,除了二维表现(说故事)之外,却同时呈现了第三层次的“自我颠覆”色彩,贴近这一世纪的人类际遇。

—原来 LIV 和 Electra 其实是不能因为Suzuki Method 而并列感受的。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一个是尝试,另一个是选择;一个还在临摹,另一个已经行云流水;一个还是寻找,而另一个则在创新。

—而其中最症结的问题不是表演的技法,而是本土文化特色的开创。如果日本人能做得到,我想,我们应该还可以加油的。

(拜托,堂堂的艺术节,在字幕上可以做得好一点吗?媒体和剧评,现在是你们发挥你们评介的时候了?一视同仁吧……)

2 comments:

  1.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信念,自然就会有自己的 Method?

    ReplyDelete
  2. 可能还不够,还需要很多的实践和创造吧……:)但信念绝对是重要底蕴。没了可以依据的信念,就像人没了骨气。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