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醒过来吧!

《城S—Building In Progress》

—曾经和朋友一起讨论过“剧场演出”和“社区演出”的不同,其一是受众,其二是呈献方式,其三就是演出的氛围和能量。今天看了这出以“社区演出”为出发点的制作,突然觉得与其去区分两者之间差异,倒不如应该将它们两者最好最人文的元素融合。“社区演出”应该拥有“剧场精神”,而“剧场演出”则应该包容“社区精神”!这两出小品就做到了!还真希望所有闭门造车的“专业”剧场工作者今天也参与了这样一个以“社区演出”精神为出发点的剧场创意作品。

—“社区演出”和“剧场演出”的最大不同点是受众。(两者似乎共同的最终受众,也就是来看戏的观众,但其实观众的来源其实很不同,这里不加赘诉)。社区演出的特别之处是演出制作参与者也是极被重视的受众,参与者不是专业表演人士,但必须学习相关艺术的基础课程,然后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打造一出属于“大家”、表现“大家”的终极成果展。(其实用“成果展”比用“演出”来得更恰当)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从无到有,一起学习、课题探讨以及为成果展专研和开发。相对的,“剧场演出”更多把演员、艺术制作群等当成“工具”,以便为导演或编剧服务已达成艺术使命;相较下,“社区演出”属于大家,每一个参与者才是最终的人本关怀点;而“剧场演出”较个人膨胀,为了艺术而艺术。

—其实两者对我而言,都是艺术,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两者可以融合互相提拔,一方不诉之高格,另一方不诉之平庸,那艺术也就更多元可爱、更包容、更人性而充满生气。

—这个演出有两个段落,我都相当钟爱,甚至还觉得所有所谓的“剧场专业人士”都应该到来打气,并借镜“从新”学习,回归人文本质,然而……

—当然,两个成品也各有千秋。乐龄人士的故事精悍短小恰当好处。不过据说是原来的剪接片断,那也就很难想象原来的完整版是不是太长了。这个长度很适合社区表演,毕竟社区的观众来自方方面面,专注力的捉拿得很小心。我看到坐在我对面四到六岁的小朋友们,看得特别津津有味,很享受的样子,没有一刻不耐。

—这些乐龄人士虽然在表演能力上不如“专业”的表演者,可是,那种“很人性化的”的气质和投入感也就足以叫人感动,更何况演技不算水皮!

—《城S》由大专院校的剧场新鲜人呈现,可以感觉到他们很用心地将自己一年所学所闻搬上了舞台,相当专业。可惜的是太刻意去“剧场化”和“风格化”(formationized,我自己发明的字) 。全程大量运用了剧场训练元素、形体游戏以及舞蹈编排,显得堆积得相当憋扭。尤其明显的,大家的文本创作是被硬套于训练活动中的。当然,也有很多精彩并用得恰当好处的时刻,例如开场的画面,和家人对峙的画面,有画龙点睛的感觉;但更多时候,文本和形体编导无法交融得行云流水,突兀而冗长却无法真正堆积成效,造成松垮的局面。整出戏如果可以大胆删减三分之一,大胆去除“编排”的伎俩,化繁为简,可能也就更流畅了……我看到那两个小朋友渐渐地对台上的一切失去兴趣……(我自己竟然有时间去注意这两个“天生”的演员,可想而知;他们抢戏成功。)

—其实,这出戏一开始的那一段也就交待了所有的来龙去脉,还有,为了突现群戏公平而主线小女孩的机遇极度被减弱了。我想作为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介意不被“公平“对待吧?毕竟戏中小女孩的心声就是大家的不是吗?

—另一个较严重的表演发现:(因为他们都是年轻人,所以在此特别挑剔)为什么大家说话的口齿都一个模样? 为什么大家一说台词时也就不经觉地往前倾?为什么大家没有很放松地不“表演”?肩膀都很紧……都在计算着剧场游戏里的规则……是不是“训练”已经大于台上当下的一切?(这一点,乐龄人士的部分比较自然吧)

—总结,两场演出都很精彩,比去看“专业”演出来得让我更有所获和感动!还有,最后最想说的是:全城的专业剧场人醒过来吧!

—关于两出戏所关心的,基本上没有引起我太多注意,可能两出戏也就只是为了“反映”我们熟悉的环境(那已经难能可贵),而终究没有提出新提醒、新发现或新诠释,就是反映而已。当然,对我而言,戏的意识目的本来就不是我来看戏的重点,其实更想知道的,是这两个年龄层的社会心理状态。
(是社区或剧场又有什么大道理呢?基本上,只要看到人和人在任何一种方式里,能够交流和沟通,那也就是人作为群居动物的美丽了。夫复何求呢?)
(这两个作品如果稍稍做些调整,在整体上稍作割舍和浓缩,在起承转合上再强烈一点,也就非常适合青少年和家长一起观赏。如果能在观赏后演员可以和观众进一步讨论交流,那就更佳了。希望将来还能再有长期搬演的机会,而不是一场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