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记10













这几天经常在训练的时候
会回忆起十年前学习掌中戏的点点滴滴

关于记忆
如果没有机会/渠道如现在这般可以重拾和挑起
那也就会逐渐模糊遗忘了

……

十年前是第二代
十年后是第三代

虽然两个师傅有着不一样的大时代背景
却有着一样对技艺传承的热情信念

资本主义和功利主义似乎还没有消耗着这些传统技艺的精髓
但自己却难免还是有点惶恐这样的文化智慧
能不能继续走向未来
并维持巅峰
(其实不太相信它是可以再创新巅峰的,但却恳切希望它能永远保持住至今最巅峰的原汁原味。)

……

一个偶戏表演者真的必须向传统借镜
一个艺术工作者真的应该向传统取经

掌心记9

试验失败
因为自己僵化在技术层面的追求

……

我不懂我的手
我不懂得运用我的手
我不懂得如何用我的手做出一双手可以最淋漓尽致的存在价值

……

自己的手其实已经不听使唤了
却仿佛在极度瘫痪中继续燃烧着
这是死而后矣吧

当然
这样的“死而后矣”是微不足道的
一切必须在最后走上台时
才会更赤裸裸地“无地自容”……

一旦如此清醒
凡事现在发生的也就“微不足道”了
又或
凡事现在发生的也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

现代人搞艺术
搞得太肤浅太速成了

……

我看着我的手
突然有点迷糊自己的手在之前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

如果一个人没了双手(或任何其他器官)
那很多存活的能力也就被斩断了

人如果残废了部分身体
是大大的不幸
因为每一个身体部分
都有许多可以超越的生命契机……

掌心记8

无论是生、旦、净、末或是丑
当新师将他/她“请”起时
本来没有生命的掌中偶
却一个个有了活灵活现的身段、表情和气质

我不禁在想
新师“请”的不是一个偶
而是“请”出了一个个的故事或经典
他“表演”的不是技术上的精准
而是“呈现”自己曾经有过的“表演”智慧

那是不是表示
当我们在学习时
除了专注于技术的驾驭
也应该借经典故事作为“演练”辅助
或假借自己有限的生活历练和观察作为后盾?

明天在学习“花旦”时
我将实验以上说法
认真地尝试相信自己是一个古代女人
活在古典故事情境当中……

掌心记7

(身心灵此刻太疲累了,就切入今天最重要的获得。)

学习旦行走中的手势……

新师发现大家似乎无法真正领会他之前的引领……

于是他走到一旁拿起布袋自己耍弄和沉思一番……

然后才回来调教我们
并给了更“清晰”、更“人性化”和更“贴近问题根源”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接着
我们也就更深层也更容易地去领会和履行了……

身教言教之外
还要因材施教
随时随地地……

气泡

活在自己的气泡里
以为凡事随心所欲
然而气泡是透明的
无法真正地不意识

和外在隔绝
或孤芳自赏
虽然很自在
却自我沉溺

人制造气泡给自己

在气泡中喘息

[一个人是一个气泡,两个人是一个气泡,一群人是一个气泡,一个国度是一个气泡,一洲族群是一个气泡,一个地球是一个气泡,一个宇宙是一个气泡……拥抱患得患失,享受若隐若现,捕捉刹那永恒,期许瞬间幻影。]

掌心记6

五天下来
虽然“善意偷懒”的时候增加
但每一个人都还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是恒心毅力的表现
……

常常愿意搞搞气氛
通过笨拙的机智在话语上轻松一下局面
(自己也可以喘息)
又或通过“喝水”暗号提醒是休息的时候
又或是去“调侃”他人以便新师也莞尔放松
让大家在紧绷求结果的“不人道”(强调:不是新师的要求)要求中……苦中作乐
……

察言观色
嬉闹逗趣
也许可以避重就轻吧……
但自己很清楚
终究是逃不过新师的“法眼”的……
他太用心了!
……

五天以来
训练场养生了一些师徒、同齐、长幼的默契
……

自己也观察到不同时代的人
不同成长背景的人
在面对传统技艺中需要刻苦训练时
原形毕露的韧性和耐力
……

我默默观察每一个人
也默默检视我自己
……

我总是在新师一对一调教我之后
继续跟踪他是如何调教他人以及那个人是如何迎接调教的
那不仅仅是技艺的事了
(逐步懂得“偷师”的更多伎俩)
……

五天里
我是学习者
也是观察者、思考者、挑战者、搞气氛者
……

我不禁在思考着
下一个五天
我应该只做好学习者和别的什么不一样的角色
那我可能不会那么亢奋
呵呵呵……

掌心记5

每一天
新师会逐步“开发"、掰弄”和“疏筋活络”
让大家“感悟”和“掌控”自己双手的所有肌理韧带

就像一个人能熟悉自己身体每一个器官的功能那样之外
还能知道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
如何可以做出日常以外更细腻
更有协调性
更表情丰富的动作和可能

每一天
新师都会说你们的力度、能力、动作和操纵加强了
而当看到左右两手能做出比昨天更多的表现时
自己会有些吃惊:
原来我的这双手
不仅仅是处理日常生活的工具
还能超越常理和创造想象
它们渐渐有了独立的灵性

今天当新师在“掰弄”我的双手时
我第一次强烈感觉到“肌肉被撕裂”的感觉
我意识到他是刻意加重的
因为前几天他都会点到为止
有趣的是
他在之后连忙补充:这样就会松一点……
表情里有一种要求和确认

我在那数秒钟
强烈感悟
关于艺术这件事
是需要下苦功,做苦工,吃苦并享受苦
不能因为苦而随便放弃

我想起常常在看戏后说:
那演员就只能有一种表演方法——演自己
然后也就不太再愿意跟踪她或他未来的演出了
艺术应该不仅仅是重复自己
而是超越极限以及颠覆自己的惯性和现在……

掌心记4

喜欢听新师说自己的故事和过去
除了可以让近残的的双手双臂暂时歇息之外
(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行径和企图)
更重要的是可以走入时光隧道
窥探上一代的人生历练和生活哲学

我总在想
当我老的时候
能不能像他那样述说自己的故事
我能有什么可以述说的而不落短浅?

与其说可不可以讲得“声色犬马”
倒不如简单地说:我所经历的能不能像他那么丰富!?那么大气!?那么诚恳!?

我想
我不能

接着我又在想
那我下面的新生代呢?
那我就宽心许多
不是自我吹捧
而是真的无法苟同新新人类的一切……

必须诚实地说
真的
无论我这一代或新生代
都是没有经历大时代的人
所以
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大时代中的珍贵和低贱
尊严和卑微
幸福和患难
本份和外遇
真实和虚拟
执着和放游……
(应该还有更多……)

对应之前写的:言教和身教都一样重要
另外加上:
真正艺术之美
不是赴汤蹈火
而是浴火重生

掌心记3

掌中戏
掌心掌背
皆在戏人之中
走马台
台前幕后
总是走马群众

  • 学习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技艺实践,二是精神传承。
  • 聆听新师娓娓叙述自己走来的路,发现放下和执着只是一体两面。
  • 力不从心,那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不全。

掌心记2

女人什么时候最性感?
我觉得是微笑的时候
男人什么时候最性感?
听过这么一说
专注工作的时候
女人什么部位最感性?
我觉得是那对会说话的眼睛
男人什么部位最感性?
我觉得不是发达的胸肌或智慧的脑袋
而是那能变通的双手

掌心记

终于遇见第三代传人新师傅……

细细观察
总在这里或那里感觉到父亲芬师傅的身影:
踏实草根的面容
说话的语气
浓重的乡音
思考的逻辑
当然还有
对传统掌中戏的热爱、执着和骄傲……

最最最像的
是当自己稍稍闭上眼睛聆听
那把声线是芬师傅的克隆结果

突然有点内疚……
一是芬师傅……
二是启蒙和最初……

接下来两个礼拜是满满满满的耐力考验
(其实自己已经有点透支了)
但还是要提醒自己无论如何
也要再一次努力地去做好一个徒弟的本份

在父之子面前
在民间传统技艺中
努力吸取大地最原始的养分
成为有根须的生命体

哪里?

每一天24个小时
切割成许多部分
这些部分应人而异而配给不相等的容量:
现实的、理念的、虚拟的、制约的、生活的、梦想的……

在选择一天24小时的使用方式时……

有人选择悠游自在不随波逐流
有人选择在虚拟世界里找到遗忘
有人选择通过工作去落实存在的价值观
有人选择在爱欲中升华单调乏味的人际关系
有人选择借由宗教信仰的皈依以便能超越众生

一天24小时其实很短
能选择或不能选择的
我们都会希望选到自己最想要的
选与不选之间
就只是做出决定罢了……

然而
自己究竟在哪里?
或应该如此自问:哪里才不是自己!?
一天24小时的选项后
自己到底走向何方了!?

人如一头迷途羔羊
人与羔羊不无两样

[城居的人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另一个城市的远行,而是走出城市(其实无法),走进田园或大自然。所有城市建构出来的内容,其实抵不过一次最原始的温柔和呼唤。]

[一天24小时之后,问:我为自己做了什么?我为小我做了什么?我为大我做了什么?]

[40岁之前,我可以在一天24小时里完成超越36小时的事;现在,我可以在一天24小时完成24小时的事,却需要之后用48小时来复原身心灵的能量……但我无需认老,也不担心会被淘汰,因为现在新新新人类的能耐、毅力和使命感都很脆弱……他们一天的真相只有6小时……]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会走到这里?现在,我又是处在哪里?……“Work-in-progress ”时,难免有时候会突然跳脱,突然惊醒,又或是会很诧异、疑惑和不知所措,自己究竟是如何将自己和他人带到这样的处境,这番田地的!?……]

[觉得自己的心思太细密和急促,经常让人喘不过气来。总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另一个心思类似自己的人,那,我就也可以也透透气了……

在这座城市,大部分人窜动一致,大部分人趋成附属品,大部分人不太愿意孤军作战……大部人视机行动而不愿意孤独地冲向前线。

而我心思太细密和急促的问题,始终将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面对外在的责难或疏离了……]

[聆听很重要,回应也很重要;抉择很重要,反馈更重要;和时间赛跑时,我必须跑得更前,但我会一再提醒自己要一直望后看,宽容地原地踏步等候和交流:那些在时限后面的人,加油了!我们一起跑到终点去!我会等你们一起冲线!!!]

设制笔记50

更多的箱子
也就有
更多的城府
更多的开启
也就有
更多的密封

设制笔记49

当下选择红色的原因
是因为别无选择吗?
当下选择存在的理由
是因为别无选择吗?
当下选择自己的依归
是因为别无选择吗?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当下或选择……总是是难免急促地……

另外,白里透红,是无法可以真正当下又或是可以真正不选择的。

蚂蚁来了

有蚂蚁!
食物曝露在人没有设防的地方
当然也就会引来了其他的觅食者
这是生态
天经地义
而人
总是以为可以预设围城
又或总是以为天地之大为我独尊
蚂蚁来了
人才可以不狂妄
蚂蚁来了
人才可发现自己的渺小
又或应该说
才有微小的机率可以自我提醒:
自己以外的自己
还有其他

不无道理

靠人不如靠己
等等等等等等
……………………
谚语成语俗语
……………………
老而不无道理
[想来,应该去参阅《左传》或《孙子兵法》了。]
[我也在想:如果我有超过六个表演工作者时,小剧场必须变成大剧场的时候,处理的方法不应该是小剧场的方式,而是更“务实”地去服务“主流世界”了。然而,那也不是我现况需要去经营的,不是吗?更不是现在表演文化里需要去“服务”和“努力”的吧!?……有人已经在主流导向了,何必“卡”一脚呢,自取其辱去尝试去不自己呢!?]

形、影和体

光天化日
形和影巧遇对方
霎时仿佛天雷勾动地火
难舍难分

之后
形和影为自己建构起一座秘密花园
形影不离不弃
方方面面周旋
他们仿佛是一对令人羡慕煞的佳偶啊

然而一旦黑夜降临时
他们回归个别的躯体之本
俨然成为一对怨侣

黑暗中
形和影无法完整自己的生命个体
虽然他们拥抱彼此
但总是苟延残喘

很多时候
在面对外界的挑衅时
形无法见影
影摸不着形
他们只能用感觉感觉到对方的存在
却无法超越这样的局限
更无法同心协力地走出阴霾

久了
形和影只能在有光的时候成立一体
只在有快乐的时候共欢
成为酒肉知己

而关于个别身体的事
两人也就一直假装那不是重要的事了


…………………………………………………………………………………………………………没有了体以外的形和影,体无完肤依旧,虚弱而不实。

关于契合

关于契合
……………
要不互补
围城一体
如虎添翼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
要不互累
废墟一处
如梦似幻
唉声叹气
不攻自破
……………
关于契合
无关默契
纯属空虚
一场儿戏
[存在,似乎是通过组合、分裂,分裂后再组合而成立的。]

四三

靠岸

又要起始行旅
面对一个庞然大物的城居主题
相当期待最后会走向何方
能否对应累计了的所见所闻
能否注脚沿路跋涉了的生命风景

这两天在山上帮忙架构起虚拟的城市氛围
总在这个角落或那条通道
发现蜗居城里的惯性步伐和锁固机制:

这里有高度
然而我们看得不远
这里有深度
我们却总是看向表面
这里有宽度
我们似乎没法拥有更巨大的臂膀去拥抱一切

这里的爱往往稀释成有期限的感动
这里的自由是纸醉金迷编造成的善意谎言
这里的安全是在主流中尽量不中流砥柱
这里的快乐是欲望的退而求其次

行旅是为了靠岸
靠岸是为了回望
回望是为了拥抱
拥抱是为了温存

默默观想行脚终点的地方
是一群人凝聚一处一点
在掏心掏肺后
可以各奔东西城里
继续温馨提起步伐行旅

然后意识到
岸不在远方
在心灵深处
还有云深不知处
[一个人不能停在一个圆点太久,必须创造跳脱和制造距离的机会,唯有那样的时候,才能沉淀、反省、转换和跨越……在一个圆点上久了,就会被掏空、麻痹、规顺和阉割……]

拉扯成仁

要求自己的时候
期许他人的时候
难免会有不顺遂
一厢情愿

总在学习、思考和实践如何做一个更好的榜样
除了以身作则
也能让他人“感同身受”
并在默契、制约中完成彼此
达到大我共有的境地

在这样的经营下
往往发现凡事不可强求
心想事未必成

有时候
真的想模仿强权生态:
强悍的手段
尖锐的对峙
高姿态的逼迫

然而
当认清自己“不够格”的时候
也就妥协
也就包容
也就收纳人的“无能为力”或“自相矛盾”了

此刻
突然意识为什么继续从事艺术工作
因为自己喜欢在命运两端拔河
在人群中拉扯成仁
[拉扯其实是一种自溺的惯性行为,要超越/跨越,其实只是提起放下的选择和决定而已。]

设制笔记48

有一种方式是无忧无虑的
那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游荡

纸贴

暗夜
三楼走廊飘进一个粉红色气球
上面有3M纸贴,写着:
God

I wish you can help my family.
Help my mother and father to pay $300.

Bi Shan
纸贴浮水印:亚洲文明博物馆

设制笔记47

需要使劲地时候是勇气的表现

四一,四二

设制笔记46

集中群众是为了分散个别的注意力

之间的空隙

仍在病中

思索着的是

搞笑vs幽默
煽情vs真情
姿态vs行动
机智vs智慧

之间的空隙、距离和层次
1Q84继续陪伴
[无论之间的空隙如何,如常生活工作是人存在基本的需要,明天还是要继续的……1Q84第一部读完,期待下个星期拿到第二部……正在读关于巴黎的书……从更远的未来去看待近期的一切,仿佛也就有更多可以期许并能驾驭和踏实现在的重量;而病,是警惕,是抽离,更是面对的借镜。如常……是动容却难以经营的一件事啊!我往往得通过如此之间的空隙,找到夹存的意义,反反复复地,轮轮回回地……关于思索这件事,其实只是生命里总会出现在某个时间空间里,永无止境地自我考验而已。]
[回到工作岗位,虽然还是咳个不停,但心宽许多,因为进度有赶上,这远远比躺在床上“思索”或“放空”来得真切……今天在穿针引线时,更确认有了中年老花,这是有趣的岁月迹象,也意味着自己走入另一阶段的生命……另一个不一样的转捩点……一个需要因为官能而必须调整身心的开始……一切,变得不太一样了……接下来将密密关照自己的调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