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生·切片·築夢·踏實 La vie est d'ailleurs]
[病中,思考着为什么现代人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件事”?
社会长期的分工体制下,现代人都只能成为被人“说使”、被人“引导”的大工厂螺丝钉子……
尤其在这个城市里,大部分人旨在“服务他人”和“完成任务”就够了,很少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
有时候会想,当和他人一起合作时,给对方更多的时间或空间其实已经无济于事了,终究他人总在自己的惯性中沉醉自溺着……被外在的狂流淹没……
现代人没有变的比较有效率有纪律,也没有变得比较自在和自由,只是像一只湖面蜻蜓,点水一个又一个没法“完整”的飞行经验。]
排列满满的计划
堆砌多多的未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波未了另一波涌上
停不下来真的停不下来
哪里才是依归?
哪里才有自在?
哪里才是算诚恳不虚华的人间美境?
停不下来的
浪漫
一盏昏黄
夜自暗[暗夜飞行,梦中嬉戏嬉闹嬉欢……]
[农历七月是追思的月份,喜欢它,因为它有一种追思宗源的人性态度之本份。]
[想起工作坊里印象最深的艺术工作者评价:犬儒和自溺。自己给自己加上两个:妄自菲薄、咎由自取……]
[跳跃思考的我想起逐臭之夫的故事……]
[和朋友们分享了彼此的观后感,众说纷纭,喜恶参半。而共同喜欢的还是意象的部分:手帕的,倒带照片影像的,镜子前光影的一切(强调是前方的)。而意念上,似乎有太多难以堆积成山的文字和道理……我笑着说,最鲜明最人性的角色是那个槟城小妹/老太太,不是白言,不是编剧,不是表演者,不是导演,不是任何剧场出现了的实相……这样想来,是那份“人情味”感动了我吧!?(个人偏好)]
[当想到需要去寻找“另一个自己”的时候,那不就表示自己还有自己,或确立了自己是存在了的吗?那不就是一种可以“完成了自我”的最大鼓励吗?……“寻找”有太多外在变数和考量,“找到了自己”才能继续寻找“另一个自己”啊……]
[我需要的是我不需要的自己。]
[飘雨的城市人自恋,落寞的街巷人徘徊。]
找回生活的信仰;有信心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总是很安分的——做自己。~蔣勳
“吾道一以贯之”
为何说除意识之外无物存在?
因为所谓物的“自性”若以理性观之,实在是不存在。
~玄奘
“……意识加工……造成集体无意识……”
“A不是A,所以是A。”~片桐禅师
“……其实写符没什么秘诀。只是不动念就是了。执笔写符,先把杂念放下,在这念头不动的时候,写下一点,叫做混沌开基,由此一笔挥成更无思虑……”~了凡四训
亚努赫(Gustav Janouch)说:“一张图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它需要一种看法。”卡夫卡(Franz Kafka)微笑地回答:“我们之所以摄影,是企图遗忘那些我们所拍摄的事物,我之所以写下那些故事,是因为我想要遗忘自己。”。
“我是个原始人,一个孩子,或者是一个疯子,我抛弃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文化,我拒绝承认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看法,我只以我的看法看这个世界。”
~罗兰巴特
老子曰:“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朝圣就是人的移动。或是由外在环境的家,或是由文化、心灵深处的居所出发,前往一个遥远的地方——通常是一座山——去追寻一个他人可以分享的冒险旅程。当他下得山来,他将要到达一处全新的,或已经焕然一新的家园,或是终点站,说得简单些,这人等于走上寻根的旅程……葛罗托司基他的(剧坊)空间成为超越剧场(的空间),但它也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绝对是超越(或类似)宗教的(para-religious)……”~Ronald Grimes (New Directions in Performing Arts)
“表演结束以后,还有什么留下来呢?乐趣终究要遗忘,强烈的情感也会消失…… 唯一还留着的,只有戏中的主要意象,也就是戏的剪影。假如(这戏中)所有的元素都调配得很好,那么,这场戏的意义,这戏中的精华要旨,也都包括在剪影之中。”~Peter Brook
"If there is no blind hope, there is also no disappointment. If one knows that everything is impermanent, one does not grasp, and if one does not grasp, one will not think in terms of having or lacking, and therefore one lives fully."
~ taken from "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 by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远离教条,拥抱边缘。”
不需要改变自己,不需要改变人,不需要改变世界,你只要知道每一样东西都已经在改变,然后在改变中漂浮,在这变中放松…………一个准备失去的人将会得到,而一个企图想抓住的人,将会失去每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