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

灵光

为了SOLOS和PMS,在网上搜寻资料,《梦》突然又一次在脑海里浮光一现……

这种恍如隔世重逢的感觉,经常发生在自己生活的边缘地带。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经验?是不是自己的年龄大了?还是现处的时代少了绝唱、跨时代的作品?所以,灵光会悄悄造访?

我要说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记忆乡愁,在生命里一再不预期乍现的灵光……那些曾经看过的电影、接触过的艺术、听过的歌曲、旅游的经验、精彩的书籍……那些曾经“吞噬”、“震撼”、“启迪”了我的美感经验,多年以后依旧如影随行,时不时会回来叩脑敲门。

今天,就特别强烈地意识到这些灵光其实无声无息地影响了我,造就了我现在的一举一动。当我试着去分析自己所谓的我时,才俨然发现,我的个性思维、处世待人、教育理念、生活态度、艺术见解等等等等,都离不开当初和它们相遇时的感动。
这些灵光,像可以靠的岸,等我回航曾经最温柔的自己。像小时候闷热夜里,被困进蚊帐里的营火虫闪闪发光,陪我一晚。
(看过这么多的剧场演出,成了陪伴我的灵光的有哪一些?……郑和的后代、Water Station,最初的版本。暂时只有这些……似乎文字、电影、美术、建筑、音乐影响我比较多吧!?
记得第一次看《梦》,翘课,把自己关在那时候台北还存在的MTV黑箱,看完后,从二楼黑漆漆的长廊和窄梯离开时,有一种“空”和“存在感”的冲突和拉扯,恍惚地感觉到自己好像飘了起来;曾何几时,这样被美感动的机会和经验越来越少了……是我被”世俗”磨损了吗……)

还可以


三个女人都很累
不一样的累

专注
投入
再怎么累
此时此刻
可以遗忘
一切会记不起来

看着看着
好像看着现场泛黄成老照片

因为一种另类的生活选择
所以累了
也无谓
完成手上的任务
累了
也还可以

催眠的快感很快会被遗忘

《厨房》
—这是一出催眠秀剧场版;群众集体被催眠,个人意识被挑战。台上进行的是如何用情境的“颠覆”和语言的“玩弄”。通过心理手段“诚恳”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参与,当上台的观众“暴露”在群众面前,很自然的因为不知道将发生什么事而“只好”被“强迫”地惨遭“蹂躏”,成为“无知”的“被迫害者”。在“演出”结束时,这些充当“演员”的观众因为“任务”完成了(其实在完全搞不清楚的状况下),自得其乐,以为参与了一次“高格调”的艺术盛事。

—更热闹的是台下的“捧场”,因为“临时演员”的“真诚”演出,成为群体力量的一环而丧失了个人意识(被另一种催眠手法玩弄——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心态),成为第二/间接的“迫害人”,“兴奋”地参与整个“迫害”过程,参与了“艺术”的创造!

—群众的力量是可怕的,它是一种不让思考而必须去个人、甚至默认参与的势力。一个人的自省能力太薄弱,当被“围困”在一个由群体塑造起的“极端”环境里,当所有的标准被分两极穹界,而所有人看着你作决定,你只好选择一方,因为你不想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又或你困惑了(直觉反应有些什么不妥),但你没有勇气成为第三者(不敢背叛),于是乎,在当下你只好作出最快的决定,避免成为群众的“焦点”,选择未必完全真的诚服的一方,然后是自我催眠和说服,去认同自己其实本来还在思索的议题。

—举例:很多参与示威的群众,参与战争的士兵,他们因为处在激情的境遇里,为了表明立场,只好投向一个“简单”而只要“自己无需负责任”的角色里。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会忘了一再检视自己的判断,忘了一再理清局势的来龙去脉,而作出调整(很多时候也因为想借助群体的力量达到个人的寄望),于是义无反顾地执行着主导者的任务和意图,最后迷失了自己。参与者,终究是随波逐流的,只要主导者善于“心理”煽动,参与者也就“忠心耿耿”,为集体意识而行动,为“美好的未来”而可能付出“不怎么美好”的代价。

—这出戏要谈的其实很简单,时代精神的“虚无”。回顾人类发展史,每一个时代都会创造属于当代的人文精神,而时代精神即建立在“集体意识”的认同。如果我们去检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意义时,就会发现任何一种被孕育出的时代精神,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理想主义和集体标签定位。人们在其当代总是迫切想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名堂来“标新立异”,以便突显自己在人类发展史上走向更“高明”的“文明”。然而,如果追根究底,人对生命的追求的方式其实没有大不同过,人类只是不断地以不一样的“理念”、“形式”、“主义”去反映时代的不一样。人,在时间的洪流里,其实一再重复着同样的“人类历史”。就好像普普艺术的出现,也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和包装去表达人类对那时候的当代的意念和叛逆;现代人所进行着的“时代精神”探究,其实和六十年代的人们的意图雷同而相似。

—说得太多反而好像让这出戏变得值得探究,高深莫测。

—如果艺术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那这出戏让我“不舒服”,因为我很清楚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本来就没有不放弃过。我的不舒服更是:周边观众竟然如此“冷漠”和“抽离”!虽然最后他们给了这些临时演员掌声多过“正式演员”,但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才是时代精神的起始人?他们的掌声是鼓励还是不小心流露出隔岸观火的兴奋? (我针对的是这出戏的处理手法,不磨灭观众掌声后的同理心)

—政治远景消耗着“人”最个人的意识……,得用上别人的话:“……意识加工……造成集体无意识……”。

—自我催眠,选择和创造自己想要的幻象,是时代精神的常态。

—这是一出我必须自我催眠去忘掉的演出,因为我不想被玩弄的太久,我作为人的个人价值观不想被动摇,我绝对不会借“无辜善良者”的力量去贩卖我要表达的理念,我更不想成为一个赶集看热闹的观众。

(我的反应,是直觉的,因为我必须忠于现在自己建构出来的生活意念,无视于时代精神对我的负荷。)
(联想:每天的新闻角度,无疑是“主导者”希望创造一个岛国可以共容的意识形态——时代精神;主导者所用的手法,其实就是高招的心理催眠术。那也就是为什么占领者如果要全面控制一个地域,他首先会占领传媒机构,精神攻略毕竟比武力更有威力。)
(联想:冷剧的炒作,华语剧场的执着,也是另一个渴望成立时代新精神的机会催眠。)
(……因为我只希望活得自我,因为我选择了的是自我超越,而非超越群众的生命途径。)
(另一个找不到关联的联想字眼:玻璃动物园。)


夜凉就睡了

35度C
我必须重新认识和适应
我以为我习惯了的生活环境

春三日

发现系列:

1。暖身心:
a. 创造身体的律动
——发现身体可以一再重复的律动可能,成为一个不“僵硬”的表演者。
b. “谁是领袖”
——参与感和群体意识,对环境的敏感度,专注力和配合度的提升。
c. 文字联想:“创造/Create”
——潜意识挖掘,发现自己“愿意创造”的坐标,还有面对艺品时的态度建立。

2。C for Create:
a. 我是气球
——意识转换,发现就地取材扮演的可能,以及再创造的能力。
b. 我是雕像
——发现没有对错的创作契机,通过外物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非语言主导的默契培养。
c. 我们是集体雕像
——意念的互动和撞击,意象的无中生有,一出戏是许多画面的结合。

3。 气球的一生:
——戏偶操作,投入感,发现技巧以外的自创性。

· 下一堂课必须作阶段性的总结,以便安抚大家“抓不住球”的状况。
· 基本上,大家的学习习惯是被动的,等候更多的指示;必须打破 just copy and follow save unnecessary troubles 的观念。
· 希望除了把最简单和基础的戏偶操作技巧(赋予生命和意义)落实,最重要的还是一来一往的学习默契,以及施与受/互动的习惯养成。
· 文字联想“创造/create”时,大家的意见写满了整面墙,值得为他们喝彩!

光环

我从事的工作
让很多人对我有很多假想

这样的光环
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
(at least today, my aunt said she saw me recently on TV! My mum earned her spot amongst the relatives! Even my fellow friends thought I'm 'unique' and 'artistic'... I am expected to be treated in differences...)
偶尔让我忘了我自己的缺乏和有限

其实
我和大部分人没有不同
花了很多的时间
完成活着的需要
处理那些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内容

艺术工作让我在一般人的眼里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我

艺术
成为我的武器和伪装

有了这样的光环,活着,像一个堕落天使……飞翔着……

树倒在病床上

一棵枯老的树
躺在病床上

因为身体里长满了虫
所以接受治疗

你说你是实验室里的白老鼠
我说活着何尝不是

只因为现在倒在病床上
才认真感受生命原来薄弱易碎

树倒在病床上
渴望回到大自然站立起来

当树回到大自然时
也就不会轻易倒下了
(人如此相信着)

电影般的剧场经演

《便便》
—这出戏让我联想到三部电影:Sixth Sense, Amarican Beauty以及Ameria。它也让我想起电影/animation 里常用的一些手法:剪接,堆积和狂想。

—每一个角色有很清楚的个人起伏过程,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再清楚不过(每一个人的“要”和“不要”的动机非常清楚),故事简单易懂……我想观众们(岛国的)都会喜欢而且将很容易被触动。

—我的命题是:电影和剧场是不是已经越来越靠近了?我喜欢这出戏,因为自己电影的经验?因为我看过的电影而容易对号入座?还是因为它创造了剧场经验的另一种可能?

—如果电影是这出戏艺术理念的启蒙,我担心剧场的特性虽然保留在演员的表演功力上,但剧场纯粹性是什么呢?例如,如果没有这些切割了的立体底片(灯光的处理),这出戏还可能属于剧场吗?(没有答案,只是觉得应该思考。其实有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把所有的立体底片拿走的话,又或是渐渐地把立体底片赤裸不处理,可能会让这出戏呈现另一层次的颠覆色彩,剧场非常;当然,那这出戏就是为我而成立了,哈哈!)

—关于“死亡”这个课题,感觉编导太“刻意”要观众得得到什么。但毕竟这也就是如今大部分观众走进剧场时希望找到的剧场经验吧?

—我在剧场里,看到电影的影子,它让我思考更多关于剧场的多元性和独立性。

—请注意,戏还没正式上演。强烈推荐,这是至今在Re-imagine的系列演出中,看到的最“完整”和最有“亲和力”的一部戏。

—期待正式演出的样子……W,加油咯!

(这出戏因为对白和人物而成立,如果是电影作为启蒙,就像电影经常出现的“非”意象/风景/物等的拍摄,我希望这出戏也有更多类似构成的“画面”,那是因为“物”的应用其实更丰美人间风景,举例:垃圾袋,在American Beauty 里的震撼,冷温度于Sixth Sense, 还有回忆物件在Ameria 衍生出的记忆疯狂联想……在电影里,“物”的介入,更突现了人的“不存在感”。那不就是死亡的“真相”?

除此之外,我终于可以很肯定和骄傲的说,这个团体是多变的,难以预测是特色,它是一个包容了多元风格的一个艺术理念聚集地—— collective and innovative in arts。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平台上的平台。

另外,偷窥导演的内心世界比面对本人总是有趣多了。
[终于看了本来就应该以剧场版为基准的成品,虽然没有象第一次那么“投入”(毕竟不是新鲜人,没法很单纯地直接感受),但还是很享受,因为在剧场里找到了“土生土长”的剧场本土化经验,抓到了那种“脚踏实地看人生”的岛屿认同。
第二次观看,身负剧场情结,所以挑剔也就难免,有两个重点让我深思:一是音效的“外借”(非本土创作),让人有点失望,让人觉得有点太“方便”和“速食”,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原创性的完整。音乐于美式电视剧集处理手法,推挤和暗示着观众得用“戏外”的感官经验去处理自己在剧场里的观赏角度。更何况这个音效设计师有充分的“资格”可以创作出更美的原创音效,实有可惜。
二也是“借力”的问题,借用观众电影电视的经验(编导可能也没有意识到的,又或是我的一厢情愿的标签分析),让整个作品变得有点电视电影的感觉。但无可厚非,毕竟新媒体的力量无远弗届地影响着我们,那样想来,这出戏也很可能是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需要的剧场新风格?(有待岁月洗礼和自行分晓,但个人还是坚持剧场的独立性。)
我偏爱JN和SL的表演多于JL和J,喜欢JN之诚恳自然,喜欢SL之当下随性。相对而言,JL和J的表演特质虽然是现今剧场的主流,但有点入骨和装作。(这是最近看戏看演员看多了后,突然思考什么是好的演员特质的暂时注脚。)
除此之外,这是一出让我思考要如何把故事说得好,以及说故事和剧本创作的暧昧关系。]

后窗

面对电脑久了,我往往会起身走到窗口,把自己的视线从屋内拉向屋外,让思绪扩散出去,同时也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对面大楼是我视线的焦点,每一扇窗和每一种人为设施,都会出现人生活着的景象。

人仰赖其他人的存在而成立自己。

最近窗外的树叶长密了,挡住了部分的视线,对面大楼的一举一动被隐密起来,造成我的偷窥行动达到不完美的境界。我在想,对面大楼的人也可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觉得少了乐趣而有点寂寥。

那天看书时再一次读到卢梭写的文字:“大自然决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经常是我们自己。”于是我告诉自己,必须给自己和这棵树多一点时间。

管道中

开管
建道
为自己
的人生
添加
情趣

管道

管道有两种
被动的和主动的



一种无可选择



一种欣然接受

岛外是洋

《英雄》

—终究,生在哪里、育在哪里、活在哪里,艺术家的成品将反映那里的一切。我的命题是:岛的意识,是如何影响着岛人的一生,包括了最“善感”的艺术工作者?

—这是另一出“被锁”作为前提的演出。近期似乎有太多类似以这个前题为出发点的艺术成品(私房话虽然以出走为前提,本质上也是因为人被自己的设想困住的“绝”境),这是因为岛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体制造成的吗?当我们一味企图想创造属于岛国的“原味”和“精神”时,是不是也可能掉进了一个“首先异他”的设限里?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超越”和“包容”岛国的“存在”意义?

—强烈感觉到(不只是这出戏),当艺术工作者试图反讽岛国“扭曲变相”的人文状况,试图用大众传媒的表现手法去处理表演形态时(剧场永远不满电视等大众传播的包装和手法),我坐在剧场里偷窥的结果却是:观众没有因为“反讽”而自我检讨,反而乐在其中,并且很浮面地去消化成品真正的意图,相当吊诡。这里指的是:岛人为娱乐而娱乐,而不是为了提升人文精神而娱乐(娱乐的定义应该还有更多层次,艺术也是娱乐的另类,不是吗?)。娱乐于岛国,很纯粹就是为了comic relief,粗俗地说:笑过了就算了,好笑就好;戏完了,句号。观众变得冷漠被动,是因为艺术教育的失败(简化反讽地说)?很多“文化人”也好像迷失在这样的层次里不是吗?

—语言的转换让我觉得是妥协,政治正确色彩非常;我感觉不到语言选择的意图。虽然我是外来者,我永远觉得在岛国听到母语出现时最美,在岛国听到岛人说属于岛国色彩的“官方语”最美。最受不了岛人用非“岛国”色彩的“官方语”表现自己,借机突现自己的“国际形象”。在我的经验中,岛外的人似乎没有如此在意岛人用“官方语”的方式;而是岛人自己无法“说服”自己。这出戏,出现了主流、意识流和次文化的混沌现象。(这样的状况,比比皆是在岛国,日日发生在生活。)

—十年后,我看到一群艺术工作者分道扬镳各立门户自成一派,但有趣的是,那个源头对艺术工作者的影响如今依稀可见。莞尔之余,我却担心,虽然开枝散叶成了主流值得欣慰(这些人皆处人生黄金时期,作为旺盛),同时也可能垄断了艺术永远必须“被颠覆”的生态;人文的建立需要的不是主流,而是创新和立异。

—很高兴导演的选择,最后那首我以为会出现,而我从戏一开始就祈祷不要出现的那首歌真的没有出现。然而太多不必要的歌曲还是出现了,但还是庆幸没有。(提到祈祷,礼用得太轻易)

—灯、多媒体、布景的表现很糟,这样说很没有建设性,但我必须坦白我的不喜欢。(当有人问我觉得怎么样时? 我想,喜欢和不喜欢应该诚恳一点,无须拐弯抹角,毕竟,你问的是我,我老实回应,没有政治意图;我又在自省了)

—我需要什么?
我从来不会借助“英雄主义”(包括了“圣贤”的概念)的存在来衡量我的需要(因为意识到其实没有至高无上的道理)。根据这个最基础的前提,所以导致我无法全心全意,“温柔”地投入这出戏吧,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了。(我可能也自行“岛”己了)

—人文精神,艺术礼赞,非朝夕可得;人一生短暂,何必屈就于一个岛的执著?

(因为环境,造就我是个没有国度的人,我必须放下身段以求存。即使要标签自己,我只能归类自己属于亚洲,属于南洋,不敢也不愿意只归宿一个岛屿。人在岛上,因为这样理念,所以必须花更多时间找到自己和岛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这不是抱怨,只是宿命地面对生活。)

一二三四



因为阅读,我发现岛国的有限和可能

每一种关系建立于一种信仰

如果一个国家相信民主
那民生问题是首当其冲该解决的事
所有问题出现时将回归民主的意义
如果执行法制
那法律将阻赫那些挑衅的浪潮
那是和平
人间天堂

如果一个家庭相信和谐
那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必须被关注
然而爱将是成员关系的支柱
回应对方的情感而调适自己
那是一种伦理和血脉的亲缘
血浓于水

如果一对爱侣相信永恒
那必须爱对方的优缺点
维守对方不乱
不离不弃才能久久长长
海枯石烂

如果一段友情相信快乐
原意接纳对方忠言逆耳的建议之外
一旦对方需要支援
义无反顾将心比心
守望对方度过人生的大起大落
君子之交

如果一个团体相信未来的梦想
那团队的理念必须高于个人
齐心齐力不为个人私利
前景再模糊也还以忠诚和辅佐
情操至上

如果一个人相信的只是自己
……

人因为孤独
所以必须群居
无论那一种关系
凭借信仰的力量
人与人彼此依赖相依
珍惜共创的桃花源
这样的向心力和默契
足以面对外界世俗的起落刁难

然而当今环境
人经常只留恋与徘徊在机制边缘
而忘了回归最基本的
人与人的最简单的
坦诚和信任

不安于室症候群处处皆是

我警觉自己也在这样的游移当中
面目变得可憎

我看到自己
看着自己
掉进自己的陷阱

春二日

发现系列:
1。暖身心(协调,了解自己的形体;主动)
2。文字联想:气球 (潜意识挖掘;主动)
3。B for Balloon 气球:
a. 接力赛(空间意识,流动的群体;集体意识主动)
b. 我是气球的主人(身心的延伸,戏偶操纵浅尝,有机体的局部化;头部和身体;启动)
c. 气球娃娃(双人合作戏偶操纵浅尝,赋予生命;启动)


—Ah Fong的女儿车祸伤重不轻,因为出院迟到,她还是来了,而且还投入整个过程没有分心,感动。
—香妹因为演出而兴奋不已,他们是一群希望社会正视他们存在价值的老者。如今勇敢走出“框框”,学习新事物,佩服。不能低估或辜负。(警惕自己年老时能有多少勇气面对自己的“无知”而再学习。)
—自己的功课做得不足,又或太随性而为(太追踪和制造当下学习气氛和机会教育),而忽略了语言上的“清晰度”和 指示的“明确性”。尤其是双语转换得有点厚此薄彼。谢谢爱美直言不讳的提醒,真诚。
—可以感觉到大家的不安,因为没有揭露终极的目标(刻意的)。
—人数太多,给与个别的关照不够全面,启发时有点吃力。
—必须考量最后的成品必须符合老者的肢体能力。
—“听”和“观察”有时候比“给”还重要。
—因为上一次的冰释建立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氛围。今天大家都不那么拘谨,有点热闹,好事。

加注

加注

因为发现自己的自溺行为

又或发现自己的原始动机

也可能是

想起多年前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

那个时候的我很年轻

现在的我很老却不认老

想找回不老时的简单的学习心态

那种因为“学习”而很“年轻”的感觉



等着开车
发现车站聚了很多的摊贩
卖的有饮料、香烟、马来和华人的糕点
它们的突然入住
可能是因为城市重新规划
也可能是因为经济低迷

是人生风景中的必然现象
偶尔会习以为常
偶尔却让人有所感叹

是生命的常态
是意识以外的另一个坐标
是因为我的出现
有了“我”
对应着“我看到”的“变”
镜头凝住了“变”的行动性
“面无表情”的脸
让我看到死亡

叶子说

雨后
叶子变得好精神
对我开心地笑

它说:
我现在好绿
看我吧

于是我看着它许久
叶子说:
谢谢你

我也谢谢它
提醒我
一片叶子也在活着

我们都还活着
因为我看到你
你看到我

小活小死你好吗?

一天一小死……
再真实不过
当必须面对一个步向临终的人
其实是过之而不及的
一天非一小死而已的
而且是所有的生命表征时时刻刻都在“死亡”当中的
有形有迹可寻的
因为死亡
所以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当一天一小死成为信仰时
一天一小活
让人耿耿于怀如何完成这项小小的任务
“看到”是不够的
当下的“反应”
付诸“行动”吧

肯定

寻找这样一个人
能肯定自己的人
最终还是自己
(间中的过程,也就无需赘述。)
(间中的过程,我会继续理清。)

随性而为之

朋友很担心我们
建议说
或许是时候应该好好地坐下来
谈谈未来

我回应以老话
既然大家都好像无所谓无所求
我也就随性而为吧

朋友觉得应该还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去改变的
我的回应是
这纯粹是我个人的感受
我现在选择的方式已经表达了我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
我没有感觉到每一个人都觉得需要
勉强不如静观其变吧
我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问心无愧就好了

在这个圈子里
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是有趣的

因为是群体的工作法则
涉及的内容是刻骨铭心的
所以一旦触及彼此
也就容易掏心掏肺
天老地荒

但也因为大家都是善感的
个人的自我意识也难免强烈激进
一旦稍有意识的不协调
也就戏剧化地自行处理
我行我素

很多人以为表演艺术工作者都是热情的
我的发现却很不同
更多的艺工作者是自闭的
无安全感的
而且在面对创作时
相当执着
守不住自己狂野的心和创作的欲望

我自己自省时也发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也就没有理由去要求他人了
随性而为吧

“我发现,不可相信,绝对不可相信任何事物。那无非是说,我们必须相信某个无色无相的东西……一切色相显现前早已存在的某种东西。”

—铃木俊隆
“真理有渺小的真理和伟大的真理。和渺小的真理对立的是虚假;和伟大的真理对立的,依旧是真实。”

—尼尔。波尔
这两句话
足够让我稍作跳脱
参透它们
可能比较重要

一切还是随性而为之吧
(随性,不仅仅是从自己出发,而是全面的关照;随性起于平衡,平衡起于温柔。)

倾听

一路走来
兜兜转转
不同阶段
不同机遇
唯有倾听自己内在的呼唤
唯有识别周边外在的声响
拿捏、调整后反应、回馈
终究会找到为人的质与量
浮生千山路
几度夕阳红
说得真好
用得真妙

时有时无

面对一个盒子
为它装扮上色
没有周全的概念
只让潜意识带领着

思绪是漂浮不定的
有时想的是画面
有时想的是颜色
有时想的是整体
有时想的是片段

还有更多的时候
想着如何把这次创意工作坊带领至另一个层次
让成品超越“做手工”的境界
让过程提升为“探索心灵”的走道

于是
投入在自己的世界的同时
也观察其他人的一举一动
希望寻觅到试验和探索时的更多可能性

无中生有的
除了盒子
还有去发展一套创意教学
如果最后效果不错
接下来任何时候都可以再一次用上
变成绝无仅有的新式教案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编课的经验……,无论课编得再详尽再全面,课程最后的效果往往还是执行者如何灵活运用,而其中另一个重点便是要因才施教。)

学习……永远是相互进行着的

我不要成为坏学生也不要成为坏老师

学习……是内外兼并表里一致的趣味游戏

追求永远无法美满的

是艺术家的事

(怀疑当中……)

我不是我

我多麽希望
自己甚麽都不懂
甚麽都不知道

走到這裡
面對自己


將用一輩子的時間
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自己
而那只因為



(“你”指的是我自己,提醒自己。)

自己说給自己

部落格
好像是爲了偷窺的人
其實最後是說给自己
自己是那偷窺自己的
自己
學習
應該先從自己開始起
接受自己的匱乏無知
承認自己的無能爲力
心有所想的私密記録
是最好的檢討與管道
自己說給自己聴的事
我清楚還是自己的事
单独一个人的部落
漫爬着格子的自己

朱丽叶是罗密欧

《罗密欧》

—“精准”是日本人文的特色,这个演出亦然。灯光、多媒体、形体语言、舞台调度、都力求历练……即使稍有叛逆的思维挑战,还是属于非常的日式“吊詭”美学。

—看不同文化的演出(虽然亚洲多元的文化本来多有相似/渊源同归),只要了解和“认识”表演者和创作人的来处,也就会更容易接受和欣赏表演的隐涵和语汇。

—方块形状一再出现:光格、电脑、多媒体影像、方块、文件、手势、身体接触互动创造出来的画面……都暗示着我们方状的虚拟世界(桌椅在这里显得特别“原始”);音效、形体、动作、人与人的接触和情境,都是电动、多媒体等等虚拟世界的表现……

—当“经典”走进“虚拟”,我看到对经典的讽刺,东方遇见西方的玩味,还有更多跳脱经典的用心。

—喜欢这群艺术工作者选择了“not too over your face” 的艺术走向,让我这个观众有很多参与(创作)的机会。我看到舞台最后出现的都是罗密欧!不一样的罗密欧!即使唯一的女表演者也是“罗密欧”,是罗密欧所创造出来的理想自己……(如果回归经典,罗密欧和朱丽叶里的所有人物,也不过是莎士比亚人格分裂后的产物吧?)后设意念十足,值得玩味。

—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要挑剔的话。但总体来说是诚恳,非常ensemble的表演(不仅仅是人的部分)。它让我跳脱本地越来越“相似的”表演生态,还刺激了我接下来的创作,给了我一些灵感。

箱想

物质发展:棺,墓,胎盘,密室;隐私,外在的内里;内里的外在,格局,框架,心室,潘朵拉的盒子,假面;真空,法柜,箱中有箱……

质感发展:纸,纸马,神灵,图腾,蜡,灰,烛,火,尸体,暗,光影……

人事物发展:金童玉女,魂,祭祀,阎罗王的胃,投胎转世,绿叶变枯,行船变棺礼,十八层地狱,天堂遇见主子……

语言,乏力



有人说
言多必失
但有时候最怕的却是“莫名的缄默”和“暗潮汹涌”

常常觉得
说话的质和量其实完全无法代表一个人的品德
就像一个人外在的门面装潢
是一种标签、包装和行销的企图而已
(而最近也发现很少人是为了率性和舒适来犒赏自己,大部分的人只把衣服当制服或礼服。)

说话交朋友
最关键的是看自己和对方
是不是都愿意有来有往
意思非浅浅的
像两颗洋葱面对面
一层又一层地将自己剖开
坦诚相待
深层接触

君子不一定是沉默的
君子也不一定不爱说话
君子崇尚自在的心灵
安静下来
可能只因为没有感觉到能量的互动
以及情感的交流

不太相信许多“厚黑学”、“励志心理”和“纵横职场”类型的作品
里面强调如何“促进”自己的人际关系
内容却太功利导向
手段太自我保护
最常使用的沟通法则就是:
“沉默”,以退为攻…………

佛曰不可说
但言多未必失
即使有失
也可能只是失去一个没有耐性
没有真心真听真感觉的对象
无需勉强求存
当语言乏力时
我检讨自己如何掉进语言的陷阱里
我看着自己捡起散落一地的字字句句
重新搭建桥樑
一步一步走出去
来来回回几百里

能量和状态的美感

表演/艺术=把“故事”“说”好?

我觉得这种想法很狭隘
如果表演/艺术存在的目的是反映和“再创”人生际遇
那除了“说故事”之外
应该还有更多

对我而言
说故事只是表现手法的一种
任何艺术最精彩的是
“状态”、“能量”的孵化和过程

很多时候
我们感动的不一定是因为故事
而是自己被某种“状态”和“能量”所牵动
难以言喻的
非逻辑思考的

很多时候
我们太习惯了人类“文明”下的“阅读/分析”理论和观念
所以太容易“自我放弃”自己的直觉

回顾最近看的演出
只有两个画面/情境让我记忆犹新
一是门,开关的时空延展
二是鱼缸,清浊前后的对比
完全无关故事


是状态和能量的掌控和玩弄
还原直觉感官的“此时此刻”
而不是完整意识的圆融和层次而已

人生苦短


未知的一切

冒险的人
加油
当我了解你愿意为自己的选择往前走去
义无反顾
我为你加油

我不是你想象中的坚强
我也知道你不是我想象中的勇敢

此刻
或者在说不上的另一刻
因为我们有所决定
所以分道扬镳

让我们一起为生命里的未知干杯
因为
人活着
只为了
活一回
不后悔

但谁也知道的
很难能不后悔

不到临终时刻
谁也说不定

没有把握

钱和闲

专注在艺术领域太久,往往会与世隔绝;沉溺在自己创作的氛围太深,难免会对民生问题有些脱节。虽然很清楚自己是幸运的艺术工作者,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反映和关照社群和不幸的人 ……

镜里看花后,才真正强烈意识到全球经济崩溃带来的冲击。像这样一个目前最为瞩目最受推崇的剧团,票房竟然如此惨淡。像这样一个最重要最完善的艺术中心,有着最好的软硬体宣传管道,反应还是如此萎靡。 真的是:没有了饭碗,哪还有闲情逸致欣赏艺术呢?

突然有一个画面出现脑际:官老爷们在戏坊雅座上,啃瓜子喝春酒,摇头晃脑地跟着名伶“声声慢”;老话:台上的是戏子,台下的是傻子…… 这样的情景,扛着推动人文重担的政治家、教育家、国家领袖……还有反映人文精神的文人雅士、艺术家……如何是好?

J和Q最近都在和真正的“一般”观众见面,这一点提醒了我,不要放弃寻找殿堂艺术和平民(贫穷)艺术的共融可能性。

永远要记得那一双双第一次接触艺术的眼睛散发着的温馨和光芒,绝对是致给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最高敬意。台上台下都没有任何包袱,纯然的因为艺术共聚,是最单纯的分享“盛宴”。如果艺术来自生活,这一刻,也还归了生命的本质。

补上以前自己如何“感受”剧场的几个元素:放诸人间,能有不同的感动。

剧场和艺术,不应该有钱才有闲吧;有钱无钱好过年,艺术工作者除了为殿堂艺术而活,可能也该为人间疾苦贡献。除了鼓励人们走进剧场,此时此刻,让剧场走进人群,也是“阿塔斯”人该做的事。

(关于殿堂艺术和贫穷艺术,很清楚以上的文字仅是我的思考过程。“艺术免费以及‘大众化’的可能性?”……我会继续思考。)

乾杯

喝下
太多
冲下
腦中淤血
翻攪
胃裏雑陳
乾了
再来一杯
把吐出来的吞進去

只字片语

传简讯
有时为了不花钱
有时为了一石多鸟
有时为了贴心不干扰
有时为了不口出狂言(书写的文字总是有思考的过程)
有时为了偷偷地分享暗流
有时为了保持距离和神秘感
有时为了加强承诺而留下证据
有时为了确认、提醒或补足之前的沟通

精短的符号文本 是工具性的现代发明 便利快捷的沟通方式

简讯是我
但不代表全部的我
我在只字片语中
被你切割分裂偏离对号
你不是你
你在我的阅读中
被规定简化虚设抽样

永远没法媲美面对面的真实 那在同一空间时间的你来我往 虽然 也可能是另一种的人人障碍

浊浊冷冷的

《镜花》

—另一出用大量文字熔铸的作品:艰涩,艳丽,强烈的意识形态呈献方程式,大量的解构和疏离技法,还有貫有的戏剧元素堆积出来的排场……

—走进剧场,好像打开一本难以咽下的后现代诗作,难以感同身受,最后的印象还是导演经常涉猎的主题:世纪末后的混沌人世;走出剧场,脑子很重很混沌,没有被牵动或洗涤,倒是像是潜入戏里的那一个混浊的鱼缸,又像是被关进集中营里,被强迫洗脑了好几天。

—结论,不是我的一杯茶,因为它难以下咽。

—但很肯定一般观众会觉得这出戏很深奥、很艺术,很atas!举个例子,坐在前面的同志朋友,戏开始不久就精神恍惚,小动作频频,非常不耐。戏结束走出剧场时,W说,其中一位和同伴说:好精彩啊!……其中的道理,也无需说白了,艺术有时候是很好的欲望寄情。

—我在想,名字和故事其实都很美,寓意十足。如果可以纯然换以阅读方式,静静地一个人字字句句地翻阅品尝,脑里会出现的画面,心里会浮现的情感,可能会超越剧场里的一切吧。

—以前喜欢用“阅读剧场”这个字眼,现在觉得有点不妥,或许应该用“感受”两个字比较恰当吧。

—这是第一次看到导演用最少black out的一出戏,还有,所有的调度都非常行云流水,所用的意象也最精简但一气呵成。

—补上:同意H的看法,这是过程。还是值得期待另一个的她。

春一日

发现系列:
1。暖身心(协调,了解自己的形体;自动)
2。跟踪(空间意识,流动的自己;行动)
3。“他/她很特别……”(打破僵局,信任;互动)
4。A for Apple 苹果(身心的延伸,戏偶操纵浅尝;启动)
第一堂课对我来说,更多是投石问路,熟悉陌生的人、环境和时长,以便调整脑子里已编想好的轮廓,推敲执行的可能性和前瞻性。
全程是摸索的,有点浑水摸鱼……收线放线……拉紧松开……心里一再提醒自己,不急不躁,多听多观察,以抓到受众的兴趣和参与感为重。
可以感觉到他们很努力地适应和配合我的要求(其实也在观察我这个年轻人在卖什么药膏)。我自己呢,其实也在适应当中(但作为老师的我,小心奕奕不让察觉)。
在过程中,我也发现,虽然他们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一群,习性难免也就相当根深蒂固, 所以在要求上我必须量力而为。 幸运的是,他们还真的是返老还童,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新鲜的事物,他们的投入感很强,耐性也很够。接下来,我想我可以在技术训练时加强,求精求细。
我想当人清楚意识到生命就将走完,为了不枉此生,所以会走出自己,尝试再创优质人生高峰;这样的企图,真美。
两个小时半之后,安心了。至少,这是一群愿意创造生命第二个春天的有心人。
当然,也意识到任务将更繁重,但还是庆幸于自己接下这样一个全新而富挑战性的的计划。
用心用心,好不辜负赤子之心。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春天的暖阳。

倒知不……

《不知岛的欲望地图》

—不知岛=不知道?……所以需要很多的“资料”和“讯息”提醒吗?现代人真的如此被动和超冷感,而必需被强行喂养吗?

—如果一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那,一个表演者必须清楚自己演出的空间。

—反映环境,除了提醒和讽刺,更高明的应该是反讽,或是诚恳地自嘲。

—手中的欲望地图,道尽演出的意图。

—说得多,不一定表达得清楚;尤其是没有铺陈的洒狗血抛头颅,让人望而止步。

—很久没有到这里了,的确,需要的只是走一走,看看资料(或地图),也就够“生动”和“震撼了”。

—欲望,是心灵的地图,不仅仅是历史的包袱。

—不否定他们有尝试,但还是没有感受社会表象背后的真情……

—“芽笼的印象:最新加坡的非新加坡。”

—站街的小姐,又美又精彩;流连的嫖客,戏味十足;戏外的世界,就是演出。

饱和了吗?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
心一天天满,意一天天足?




拜拜










……应该还有耶稣基督的“神像”。

这里供奉了外婆,外公,叔公,爸爸,大姨,大姨丈……
妈妈将来的灵位也置买好了。
有众“仙”的庇护,
我想我也应该在往生时入住这里,
如果无法投胎转世,
也至少有这么多的亲朋戚友陪伴,
挺热闹的。

死后在人间的最后位置,
不在荒山野岭
而同在屋檐底下,
别有一番滋味
~~~ 浓浓的香烛味。